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高職教育不能脫離教育的本質,應始終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務,解決好“培養什么樣的人”和“怎樣培養人”的問題。高職教育應培養具有職業核心能力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層次技能應用型人才。樹立“大職業教育”觀念,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需要,以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為導向,實現教育、職業和個體發展的高度融合。培養的學生既要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還要具備自主學習與終身學習能力、開拓創新精神、人際交往與協作能力、適應社會網絡化數字化發展的能力等綜合素質能力。
關鍵詞:化工產業,校園文化,教學管理
隨著化工產業的發展,化工專業崗位的技術含量不斷提高,新的職業崗位不斷推出。這就要求學生既要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生產一線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工程設計能力、化工設備應用能力、查閱技術資料能力、處理數據能力、看圖與制圖能力、各種設備故障排除能力以及掌握基本測試技術等專業崗位能力。同時,還要具備職業核心能力,能夠緊跟崗位發展與變更的步伐,通過各種途徑自主學習,掌握化工行業發展動態,努力創新化工工藝、化工流程,以適應專業崗位不斷發展的需要。
根據化工職業崗位發展特點設置專業課程,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技能,體現化工職業崗位的專業能力要求,從而讓學生“學會做事”。精心設置人文教育課程,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溝通協作、終身學習等綜合素質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做人”。同時創新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將情景教學、做學一體、任務引領、項目教學等教學方法引入教學過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如在講授《精餾裝置的啟動》過程中,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布置學習任務,學生通過查閱各種文獻資料,經過小組討論,拿出初步設計方案,經過教師引導,選出最佳設計方案。根據方案可以把學生帶到現場,讓學生根據最佳設計方案思考裝置啟動的一系列操作流程及有無改進可能。通過這種訓練,可以提高學生交流協作、收集信息與處理信息的能力。
通過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生活離不開化學,進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工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查閱技術資料,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培養、陶冶學生的情操、養成良好品行、培養健全人格。如開展學生社團活動、興趣小組討論活動、社會走訪調查活動、各行業志愿者服務活動、創業教育活動、各類技能競賽活動等形式。既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又能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提高與人交往與協作、自我學習與創新等職業核心能力。
教師的觀念和能力是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突破口,應加強教學隊伍建設,培養“雙師型”教學團隊。一方面,是引進化工行業一線技術能手承擔實踐、實訓課程及頂崗實習指導教師;另一方面,加強教師培訓力度,鼓勵教師到企業一線進行專項實踐技能培訓,加大人文素質知識方面的培訓,使教師具備先進的職業教育思想,良好的職業素養,從而推動高職院校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工作的大力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