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雙語教學除了是主體民族與本民族的文化融合,同時也是不同文化的滲透、碰撞與吸收,通過“異文化的互動”進而實現文化的更新域文化的整合。其包括兩種模式:第一,能夠發展、弘揚、繼承本民族的文化與傳統習俗的同時,還能有效掌握我國主體民族的語言文化、文字,這樣能夠讓少數民族直接吸收優秀文化成果;第二,保護本民族的語言文化,不讓本民族的人民因為學習主體民族的語言文字而降低或是去本民族語言的使用。這兩種模式雖有差異,但是擁有一個“藏漢兼通”的偉大目標,為把學生培養成多方面發展的人才。藏語文與漢語文都承載了知識,通過教學來達到雙語兼通是目標,同時也是社會的迫切要求。學生從雙語教學中更好滴掌握藏漢兩種文字、語言,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脫穎而出。
關鍵詞:雙語教學,教學模式,教學技術
青海是由多個民族所組成的省份,其擁有豐富的資源,是我國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城市之一,要想發展青海,就一定要培養與社會發展和適合當代潮流發展的人才。藏族人口在青海約為113萬,并且各個市、地、級,所以,要想青海得到全面的發展與振興,就一定要讓藏族素質的提高,藏族教育將藏漢雙語教學放在義務教育的首要位置,不僅僅能夠推動教育的發展,還能夠促進完整、科學的辦學體系的形成。
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在不斷推動少數民族學習有利于其與外界溝通的語言,如此一來,少數民族就會迫切希望自己能夠學好、懂得漢語,從而縮小在文化、經濟方面與漢族的差距,也熱切盼望下一代能夠成為“藏漢兼通”的綜合性人才。
一、藏漢雙語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1、缺乏配套的教材,教材的內容沒有及時更新,從而影響教學工作
編寫雙語教材的工作起步較晚,現階段,文科類藏漢語教材所使用的是師范院校或藏文專業的教材,但沒有適用于各個專業的教材。第一,在藏文教材當中,很多詞語或概念都是漢語直譯過來,因此,錯誤、不確切、誤譯或與藏語習慣不符合的表達情況時有出現;第二,雙語課程的教材因為書本的編寫、翻譯、配發等渠道仍有待提高,常常因為價格高昂而不能到位,導致相關的參考讀本、假期作業、配套練習、教學掛圖等缺失,讓教師、學生難以把握教材的難點與重點,再加上學生在課余時間沒有練習可以做,自然教學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2、藏區的語言環境與地理環境有明顯的差異
藏族學生從小就生活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很容易導致單一發展的雙語教學,簡而言之就是牧區的學生懂藏語,自然愿意學習藏文,成績也提高得較快,但是漢語缺乏語言環境,學生認為其難懂難學,熱情度低,成績也提高不快;而在一些半牧半農地區,尤其是對于某些本來就沒有母語環境的學生而言,因為懂得漢語,自然學習漢語的積極性就會比較高,成績提高得快,但是對于藏語,由于缺乏語言環境,熱情度不高,成績也無法得到提高。并且因為每個地區加授課目的時間有所不同,因此學生的水平也隨之有所不同,年級與年級之間的銜接不連貫,特別在一些大中專院校中更能體現出這一問題,正常的教學進度也隨之受到影響。
二、實施雙語教學,培養“藏漢兼通”的少數民族人才的幾點對策
1、 編寫的教材要有系統性、科學性與規范性
在編寫各個專業的雙語教材的時候要實事求是,從教學實際出發,與基礎教育緊密結合,根據各個專業的特點,有所側重地編寫規范、系統、科學的教材。對于一些配套練習、輔導教材、假期作業等等的編譯工作務必要讓更多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這樣才能有效確保教材的權威性與質量。
2、構建藏漢雙語教學的教學機構或組織
雙語教學是為了培養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的“藏漢兼通”人才,在這一過程當中,一定要有相關的組織或機構(例如教育基地或學校)進行監管,那么才有可能讓雙語教學更加完善地發展,才能讓雙語教學與相關專業動態結合, 讓它們發揮出各自的效用。不同專業教學也要秉承著“專業課授課以漢語為主, 藏語為輔”,“加強漢語文, 提升藏文水平”的雙語教學模式,在這樣的雙語教學模式上建立起專業的雙語教學基地。而相關的教學機構或組織也要從長遠考慮, 統籌發展, 加大教育資金的投入力度, 集中力量建設雙語教學。
青海省藏區的基礎教育較為薄弱,學生的基礎也不牢固,雙語教學的機制尚未完善,因此,在雙語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該著重提高學生的藏語水平,在學生的漢語文基礎上多下功夫,盡可能運用藏漢并舉的模式,藏漢對照,讓學生自行體會藏漢的異同,至于教學用語就適宜“以漢語文主,藏語文為輔”的教學模式,在一些難點或重點上面,可用藏語強調,這樣藏漢相結合,學生更容易抓住重點難點,成績也自然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祁生貴. 實施雙語教學 培養“藏漢兼通”的少數民族人才[J]. 中國民族教育,2006,12:23-25.
[2]卓瑪草. 藏漢“雙語”教學模式初探[J]. 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05:125-128.
[3]馬文華. 新疆少數民族雙語教學工作的回顧與展望[J]. 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1,04:5-12.
[4]金家新,蘭英. 論“中華民族多元一體”視閾下的藏漢雙語教育[J]. 民族教育研究,2009,03:64-67.
[5]韓生輝,楊德明. 新疆少數民族雙語教學多元目標論[J]. 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3,0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