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小學語文是小學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不論是對學生入門學習還是培養興趣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一個階段,很多語文教師也進行了不少研究。本文是一篇小學語文教學論文,主要論述了盲校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摘要】盲校學生由于自身缺陷,對事物認知存在缺陷,對語文的學習缺少興趣,課堂吸收率不高。高效課堂能有效提高盲生的課堂吸收率,激發學習興趣,使低年級盲生在語文學習的初期階段打好基礎,從而鍛煉學生能力,獲得最優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以生為本,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為了響應天津市教委下發的《2015-2016學年度天津市中小學課程計劃安排意見》,“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這一要求,針對盲生的自身特點,就需在課堂既定時間內提高教學水平和學習效率,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把握課堂。故迎合新課改理念,緊扣“教”與“學”,做到教師教學方式和盲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以盲生的自主學習為主,讓盲生愿意學習、學會學習的同時,形成自學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使盲生在語文學習的初期階段打好基礎,從而進行學習能力的培養。為達到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根本的目標,提高課堂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評價課堂是否高效不僅要看教師的教學能力,還要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學生的參與度,課堂上師生、生生的互動也極其重要。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對構建盲校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思考。
一、備課充分預設,教學目標定位準確
備課時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文本的內容、盲生自身能力和原有的語文基礎,設立與之相符的分層教學目標,并在課堂教學中順應或遵從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學習以達到既定的目標。課堂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預設時,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針對盲生特點對教學目標做出相應的改善,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困難的地方,重點之處加以突破。如在《畫家鄉》一課中,教材要求學生在課后畫出自己的家鄉。根據學生特點在教學預設時可以分為兩個目標,全盲生可以用優美的詞句描述介紹家鄉美的地方,低視生根據全盲生的描述和自己所想畫出家鄉,這樣既可以讓所有的學生參與進來,還鍛煉了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我們在備課時,除了要關注教材,更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明確每節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并非面面俱到,但要預設出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從容面對,從而節省課堂上思考解答學生疑問的時間。
二、課堂環節優化,設計合理
1.課程導入,激發學習動機低年級語文教材的課文內容豐富,在設計導入時要考慮如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注意力,針對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的特點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如:針對全盲生采取事例、故事、音樂等音頻,或動手操作的實驗小游戲等形式激發興趣,低視生可擴展為圖畫、視頻、多媒體課件,等等,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學生及時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教師才能快速地導入當堂課要學的知識。2 .面向學生,設計合理的教學環節 課堂講授過程中,亮點不應只是教師,應該把更多的時 間留給學生。為了使學生從內心喜歡上語文課,要努力縮短 學生與書本、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針對盲生思想禁錮、 缺少聯想的特點,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聲音、觸摸實物及學 生相互交流溝通等環節使學生參與其中,增強學生的想象 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師提問的技巧方面,問題要有明確性,設計的問題要 有相應的思考價值,讓學生主動參與,激發他們思維活躍的 學習。如在學習《烏鴉喝水》一課時,提出“瓶子周圍要是 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么辦”,不將問題局限于課本。開拓 學生思維,通過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將問題放在小組 內討論,尋找解決策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也可以讓學 生獨立思考,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鼓勵學生 提問,在讀課文時留意不懂的詞、句,老師講課的過程中可 以主動向老師提問,訓練學生的質疑能力和培養自主學習的 能力。也可嘗試讓學生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答案不一定是 像老師講述的那種標準答案,用學生淺顯易懂的話語更容易 讓學生理解。 在課堂上,我們盡量給學生以不同程度的點撥、啟發。 比如學習古詩,理解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在老師講解詩句含義 前嘗試自己理解,老師作為輔助啟發并補充,對于能力稍差 的,只需要他們在學習詩句后熟記并復述詩詞含義即可,表 現出色的時候及時鼓勵,使每位學生都有學習的動力。 3 .鞏固拓展,注重積累 知識的拓展可適當加入德育教育和傳統文化的教育。如 在學習《畫》一課時,介紹關于國畫的一些知識,了解中國 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學習《失物招領》一課,加強環境保 護意識,自覺維護班級和校園環境等。除了教材的知識點 外,要適當拓展注重課外知識的積累和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 觀、人生觀等等。一節課時間沒變,但學到的知識多了,課 堂的效率就會提高。 課堂作業不在多,要適當精簡,關鍵是要有一定梯度, 使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得到鞏固和強化。作業的設計要兼顧生 活性、趣味性和思考性。例如:學習完《小壁虎借尾巴》一 課,課文要求背誦,課下讓學生利用編排課本劇的形式加深 對課文的理解和印象,背誦也變得更加容易。對于生字的課 后鞏固,鼓勵低視生利用學習書法時發的速干紙,將拿不準 的字在大字格里進行書寫,對筆畫的安排、整體占格進行指 導,之后再在普通的田字格里進行書寫。只要學生有需要, 任何時間都可以作為課堂的延伸。除了固定的作業,也要給 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閱讀課外書籍,使學習更加靈活,語文 的學習不能只局限于課本。
三、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
在課堂上,為了給高效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老師要做到用真誠的目光注視學生,用親切的語言教育學 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以無拘束、放松的心態投入到學 習中,更利于知識的形成,學生敢問、敢說,就會形成一種 積極主動的課堂氛圍。課堂當中還可以寓教于樂,通過游戲 學習知識。如在復習課上,練習組詞時,可以采用開火車的 形式,后面每一個接詞的同學說的詞語第一個字都要用到前 一名同學說的詞的最后一個字,利用詞語接龍調動每一個學 生參與其中開動腦筋,想不出來的同學可以請教其他同學, 讓其他同學幫助自己,這樣每出現一個詞大家都會思考下一 個詞,在輕松開放式的環境下,學生沒有壓力地進行學習, 記憶會更加深刻。
四、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輔助教學
針對班里低視生較多的特點,為了方便學生學習,利用 配備的電子白板和助視器可以有效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尤 其是在生字的學習上,學生可以使用助視器對準白板,將字 放大到適宜觀看的大小,省去了到黑板前觀看來回的時間。 默寫生字時,可調出田字格背景請學生到白板前書寫,調動 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習不再枯燥。做練習時可以利用投影 儀將學生的答案展示到白板上做實時批改,將正確答案更直 觀地展示給學生。針對低視生上課經常跟不上老師講課節 奏,不知道講到什么地方的問題,通過投影儀可以將課文定 格到白板上,講到哪指到哪。信息技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 輔助了語文課的教學,使課堂更加多姿多彩,知識展現的方 式也更加多樣。 總之,建構適合盲生語文學習的高效課堂,必須以生為 本,根據學生特點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采用靈活的教 學方式方法,加強師生合作教學,使課堂教學變得開放、雙 向、多渠道。這不僅需要以教學理論作指導,還需要不斷探 索。只有構建起高效的語文課堂,才能真正提高盲生的學習 興趣、鍛煉學生能力,從而獲得最優的學習效果。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發表期刊推薦:《小學語文教師》(月刊)是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主管、上海教育出版社主辦的教師教學輔導讀物。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