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文章結合多年小學班主任工作實踐, 總結提出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建立獎勵激勵機制、重視思想品德教育、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聯系、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安全教育長抓不懈等八個方面的切身體會, 以期對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具有一定借鑒作用。
關鍵詞:小學; 班主任; 工作實踐; 體會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 班主任肩負的使命既光榮又神圣, 尤其是小學班主任, 不僅要成為一名好的授課老師, 還要抓好班級管理, 以其真誠的關愛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班主任工作沒有固定的模式, 每個班主任都會選擇適合自己的班級管理方法。下面結合本人多年的教育實踐, 談談擔任班主任工作的一些體會。
1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要有一顆愛心, 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在平時的教學中, 要注意加強與學生溝通交流, 了解學生的生活, 了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真誠地對待學生, 及時給學生以關心、幫助、鼓勵和啟迪, 努力營造出一種“平等、民主、寬松、和諧、真誠、溫馨”的教育教學氛圍, 有效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 與學生和諧相處, 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讓每個學生快樂地學習, 健康地成長。
2 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孩子在小學學習和生活的時間有六年, 這期間正是他們性格形成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要密切關注他們的舉止、言行, 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形成健康的人格, 這是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 更是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主要工作。首先, 對初入學的孩子, 要向家長了解孩子的生活習慣、性格特征、在家表現等, 掌握孩子基本情況, 制定階段性目標, 時時關注, 使他們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針對孩子們模仿性強的特點, 班主任要在平時的工作中時刻注意自身形象, 率先垂范, 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小的孩子。其次是及時表揚做得好的同學, 作為他們學習的榜樣, 使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被表揚的行列, 長此以往, 良好的行為便成為了習慣。其三是教育孩子們要有責任心, 要有助人為樂的精神。比如說, 看到有同學摔倒要主動扶起;教室里的桌椅歪斜翻倒了要主動擺好;操場、走道或教室的地上有紙屑要隨手撿起;不遲到早退, 每天上學必須佩戴紅領巾;按時值日、按時交作業……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 需要班主任的“婆婆嘴”常常叮囑, 耐心交待。教育學生從一點一滴做起, 使他們養成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遵守紀律、遵守社會秩序、維護社會公德、勤儉節約、愛護公物、助人為樂、關心他人、認真學習的良好習慣。
3 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管理好一個班級, 只靠班主任是不行的, 班主任應該善于引導小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從一年級開始, 就要有意識地發現培養工作能力強、自控能力強、有上進心的學生當班干部, 協助老師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班干部有正副班長、大組長、課代表以及語數英及其他科目的小組長等。明確班干部工作的責任目標和職權范圍, 向全班公布, 全班同學負責對班干部工作進行監督和評價。與此同時, 實行值日生制度, 全班同學輪流值日, 協助班干部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鍛煉每一位學生的管理能力, 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4 建立獎勵激勵機制
作為班主任, 要尊重學生, 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一定的長處和閃光點, 抓住每一個教育良機, 適時表揚、鼓勵, 激勵孩子們樹立集體榮譽感、競爭感、責任感, 不讓后進生成為掉隊的孤雁。2005年9月, 我接受了學校安排的一年級四班的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一年級孩子們, 剛進入小學, 思想還停留在幼兒園階段, 他們常常為在幼兒園里能獲得“小紅花”“小紅旗”“小食物”等獎勵而高興不已。用什么方法讓他們過渡呢?采取什么方式來激勵他們呢?于是我設計了一個“看誰得的小紅旗最多”的表格進行獎勵, 這個表貼在班級后墻上, 每當學生做了一件好事或取得成績, 就會在他們的名字后得到一面小紅旗。每一個學期結束, 所有的同學都會把自己所得的“小紅旗”的數字填在成績報告冊的獎勵欄中。從一年級到六年級, 這張紅旗表一直伴隨著同學們, 激勵著孩子們不斷進步。對于學校開展的各種比賽、競賽等集體活動, 班主任都鼓勵學生參加, 傾心指導,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5 重視思想品德教育
學生們在一天天成長, 接觸的事物多起來, 受到的影響也多起來, 對他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非常重要。小學生是一個特殊年齡群體, 教師如果只是空洞地說教, 孩子們難以接受, 起不到預期的效果, 需要教師挖掘教育素材, 使思想品德教育生動形象, 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一是多方收集德育素材。選擇課文、電視節目、日常生活等有關德育方面的內容, 作為德育教材;二是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教育。通過課文講解, 利用圖片、幻燈開展班級討論, 組織課外活動等, 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通過組織參觀烈士紀念館, 開展紅色教育;利用電視節目法制欄目有關案例, 開展遵紀守法教育;利用老一輩勤儉持家事例, 開展勤儉節約教育;拍攝學生家長風雨無阻接送學生、辛勤勞作的視頻, 制成短片, 在班級播放, 使學生懂得感恩, 孝敬父母。
6 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聯系
要使學生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必須加強與家長溝通聯系, 與家長建立互信、互動平臺, 形成教育合力。為了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環境, 有針對性地進行家訪顯得十分必要。通過家訪, 可以了解學生許多情況, 同時增加了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我班有一半以上的家長都是做生意的, 很忙, 文化程度也不高, 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 通過與家長的溝通, 使他們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不斷改進家庭教育方法。召開家長會, 是加強與家長溝通的有效措施。一般每學期召開一次全體家長會, 介紹學校、班級和學生情況, 提出有關要求, 爭取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另外, 根據需要經常召集部分家長召開臨時性會議。當一部分孩子在一段時間內成績提高了, 學習興趣濃了, 班主任召集他們的家長開個短會, 對他們孩子的成績提高表示祝賀, 對他們的督促表示感謝, 希望他們繼續下去, 使孩子們能夠繼續保持, 不斷進步;當一部分孩子的成績連續下滑或是情緒低落, 班主任同樣在某一天放學時找到他們的家長, 以短會的形式把問題提出來, 一起分析查找原因, 探討解決方法。對于一些特殊問題, 則將家長留下單獨討論。通過交流溝通, 與家長攜手共建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教育環境。
7 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
開展課外活動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從一年級開始, 在家長們的支持下, 每年都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比如去烈士陵園參觀烈士紀念館;去中央公園、濱河公園開展游園活動;參觀六安民防科普館, 請科普館同志介紹急救知識;去市氣象觀測站;組織學生郊游;參加學校組織的軍訓;組織慶六一文藝活動;爭當校園小雷鋒活動等。班主任將學生們的每次活動都拍攝下來, 在同學們畢業時, 送給所有同學每人一個光盤, 真實記錄他們在解放路小學所度過的每一個兒童節以及一些有意義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 力求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快樂、健康成長。班級組織的每一次外出活動都要求家長們一起參加, 并和孩子們一起活動, 家長們都非常支持。每次組織活動前, 都經過慎重、仔細的考慮與安排, 沒有出現過一次事故。在這些活動中, 同學們錘煉了意志, 舒展了身心, 增強了團結和互助精神, 凝聚了集體的力量, 激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 培養了他們學會欣賞、學會觀察、學會思考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給他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促進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這一切并沒有影響他們的文化課學習, 反而促進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8 安全教育長抓不懈
讓小學生牢固樹立“珍愛生命, 安全第一”的生命意識, 培養小學生自我保護能力, 十分重要。利用有關安全問題的事例, 不失時機地對學生們進行教育。使他們參與其中, 積極參與討論, 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不斷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當班主任并不難, 但是當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則不容易。班主任只憑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 還必須力爭本班任課老師和家長對學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態度, 并時常同他們交換意見。小學的班主任, 必須嘴勤、手勤、腿勤, 生有愛心, 富有耐心, 還要經常深入學生中, 了解他們的思想、要求和愛好, 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爭取家庭、社會多方面的支持配合, 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與管理, 使我們的學生快樂、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杜桂鳳.淺談小學低年級班主任工作的心得體會[J].科教文匯, 2018 (8) .[2]馬忠菊.怎樣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小學教研版, 2009 (7) .[3]羅京濱.對小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12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