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大學教學管理必須轉變管理制度剛性化、管理方式集權化、管理手段強制化的管理模式,從轉變教學管理理念入手,對教學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以滿足大學師生共同發展的需要。同時,大學還要積極落實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提升的有效教學策略,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學校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大學;有效教學;教學管理;理念
1.大學有效教學及教學管理措施
1.1 堅持“以人為本”
在大學有效教學及教學管理中倡導“以人為本”理念,是指以尊重人、發展人為前提,開展一系列以人為中心的教學管理活動。大學教學管理不能一味地依賴于行政命令、章法制度、權力約束,而是要關注和尊重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不能將人視為機械的延伸物,而是要將人視為具有物質、安全、情感、成就、自尊需求的個體。在教學管理中,學校管理者要營造團結人、尊重人、重視人、依靠人的管理氛圍,激發師生員工的內在動力,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同時,學校管理者還要關注被管理者自身素質和能力的提高,幫助其實現自身價值。在有效教學方面,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為核心,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1.2 柔性管理
一直以來,我國大學在教學管理中普遍采用剛性管理模式,依靠權威、指令、組織制度、硬性指標、規定性懲戒等手段實施管理,以強調全面控制和服從為核心,嚴重忽視了被管理者的需求。而柔性管理理念是一種倡導內在重于外在、肯定重于否定、身教重于言行、激勵重于控制的管理方式,將其運用于大學有效教學及教學管理中,能夠充分考慮到師生的價值需求,增強高校的發展活力。柔性管理理念強調情感投入和精神感召,主要依靠權力平等、人性解放管理來激發師生的潛在動力、創造精神和“教”與“學”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大學教學管理體制的彈性和靈活性,使其更符合師生的發展需求。合理的柔性管理是建立在大學教學管理制度規范下的人性化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既保證高校教學活動和教學管理的有序開展,又促進高校教學管理方式的不斷完善和創新。
1.3解放管理
新時期下,傳統上令下行的管理方式已經難以適應大學教學管理的新變化。隨著師生意識的增強,大學教學管理應當樹立管理理念,使用管理手段,運用共同參與、上下協調、相互協商的管理方式調動起師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并在管理中形成良好的自覺管理意識,為構建和諧校園、安定校園奠定基礎。尤其在大學有效教學方面,更要樹立管理理念,構建師生平等的交往關系,避免學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使學生在師生關系中的體驗到信任、自由、理解、寬容、鼓勵、指導、鞭策,進而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從內心深處尊重教師、服從管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大學有效教學及教學管理理念的落實
2.1建立為師生服務的教學管理機制
大學教學管理要落實“以人為本”管理、柔性管理、解放管理等理念,對現行行政管理機制進行改革和創新,明確為教師和學生發展服務的價值取向,構建剛柔并濟、人性化的教學管理機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建立教學質量保障機制,制訂有效教學策略和教學各個環節的質量標準,構建有效教學評價體系,將傳統以教師為中心和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評價,轉變為以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課堂教學評價;建立教師培訓中心和發展中心,為教師提供培訓、進修的機會,指導教師合理規劃職業生涯。廣泛開展教學科研活動,認真總結優秀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對教師教學、課程安排以及學生學習作出客觀評估;明確大學生學習指導中心職責,使其充分發揮在指導學生學習與選課、規劃學生職業理想、鼓勵學生參與科研中的作用,確保學習指導中心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個性化幫助;建立教學管理創新鼓勵機制,使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高高校辦學質量,以推動高校教育事業持續穩定發展。
2.2 構建符合學生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
大學教學管理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構建有利于發展學生個性、完善學生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首先,人才培養模式要符合學生個性化需求,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開拓自我的平臺,充分激發學生的發展潛能。其次,人才培養模式要塑造學生合理的知識結構,不僅要重視專業知識傳授,還要重視心理學、社會學、邏輯學等知識傳授,不僅要培養學生專業技能,還要使學生掌握外語、計算機、互聯網等科學工具,以此促進學生全面、多元發展;最后,人才培養模式要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在素質培養方面,要重點培養學生具備創新意識、團隊合作意識、交際溝通意識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在能力培養方面,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社會環境適應能力。
2.3 運用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方式
大學有效教學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選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力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合作式學習。首先,在自主學習策略上,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問題、質疑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其次,在探究式學習策略上,教師要強調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發現知識、獲取知識,并在探究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判斷、體驗和反思,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最后,在合作學習策略上,教師要通過創設合作情景、科學分組、分配小組任務、評定小組成績等方式,讓學生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并在合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
3.結論
總而言之,大學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需要。因此,大學教學管理必須從轉變教學管理理念入手,不斷創新管理方式,通過全面落實“人文為本”管理理念、柔性管理理念、管理理念,以全面提升教學管理成效,構建為師生服務的教學管理體系,并且推動有效教學策略的順利實施,進而促進高校教育教學事業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書勤.李靈莉.新時期我國大學有效教學的理念和策略探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1
[2] 蔣洋.對大學有效教學內涵、特征及策略的思考[J].教育前沿,2008
[3] 文瓊仙.王凱麗.黃曉梅.論人性化大學教學管理制度的理念構建[J].教育與職業,2008
推薦閱讀:《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教育核心期刊投稿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