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鄉村教師,出現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為解決農村教育問題,各級政府采取補救措施,大量招收鄉村教師。文章發表在《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上,是教師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鄉村教師,教育科研
鄉村教師,出現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當時中國廣大農村經濟落后,生活貧困,普遍缺少有文化的農村教師,而農村隨著人口急劇增長,學齡兒童大量增加。為解決農村教育問題,各級政府采取補救措施,大量招收鄉村教師。
一、農村初中教師教育科研的現狀分析
在倡導科研興教、科研興校、向教育科研要質量的大背景下,農村初中教師的科研狀態是復雜而多樣的,教師的科研狀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潛心研究,收獲成功
少數教師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在培養學生的同時也要發展好自己,他們不愿意把“教師”演繹為“教書匠”。他們知道只有走教育科研之路,學校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才能得到最佳發展,教師的專業水平才能得到更快的提高。因此,這類教師紛紛投身教育科研,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質,努力向科研型教師轉化。科研型教師,他們把教育教學研究作為幸福的道路,成長的階梯。但是,科研型教師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造就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堅持得了的,這需要教師付出艱辛的努力。
2.被動研究,苦不堪言
有相當數量的教師的教學思維和教學行為還基本停留在用時間和汗水教誨學生“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層面上。他們以苦為榮、以苦為樂,辛勤地從事著教育教學工作。他們自得其樂、不思變革,通常想不到什么教育科學研究。近年來,風起云涌的改革浪潮激起了教師對教育改革的向往和追求。
二、提高農村初中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的對策
針對以上種種情況,有必要加強對農村初中教師的教科研培訓,以期提高廣大農村初中教師的科研能力,從而發展學校的教育科研水平,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分層培訓,強化科研意識
大部分農村初中的教師長期工作在農村,外出學習交流的機會相對少些,校內的科研氛圍又欠濃厚,部分教師的科研意識淡薄。因此有必要對他們進行培訓充電、更新觀念、提高素質。首先要加強學校管理人員的培訓,分批選送學校的教科分管校長和教科負責人外出培訓學習,提高他們的研究水平和管理能力,成為合格的研究者和管理者。然后由學校選送骨干教師或者教研組長外出參加相關培訓,使他們成為教育科研的骨干,影響一組、帶動一幫。再由比較出色的教科骨干對學校的其他教師開展校本培訓。層層落實、穩步推進,最終達到強化全體教師科研意識的目的。
2.強化激勵,營造科研氛圍
農村初中要進一步加強教育科研的正確導向,將教師教育科研的態度、能力、取得的成果等因素納入教師的年度考核,并和職稱晉升、評優評先、績效工資的考核掛鉤,也可以根據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適當加大其權重,從而有效地激勵教師自覺從事教育科研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學校的教科管理人員還要引導教師將教育科研和教學實際緊密結合起來,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促進教育科研的發展,特別要關注好教師扎扎實實、真真切切地搞好微型課題的研究。因為新一輪課程改革,決不僅僅是更換一套教科書,而是一場教育觀念的更新、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以及日常學校管理等一系列的變革。
高級教師期刊投稿須知:《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半月刊)創刊于2011年,由山西省新聞出版工作者協會主辦,江蘇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學會承辦,是全國優秀教育期刊,以其“專業性、針對性、實用性、互動性”深受廣大師生歡迎,被譽為“課程輔導第一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