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本文依據我國住宅建設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對伴隨住房分配貨幣化及住房商品化改革,在當前居室裝修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普遍性問題進行研究。倡導建立居室裝修部件化系統,采用發展綠色居室環境設計,實施綠色產品工程的解決對策,并對裝修部件化系統的構成與發展加以初步探討。文章發表在《世界家苑》上,是建筑論文投稿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 居室裝修;問題;部件化;系統構成;綠色產品
0 引言 隨著21世紀的到來,我國即將結束住房實物分配的時代,迎來住房分配貨幣化及住房商品化的新階段。這一政策的出臺對住宅產業化提出了新挑戰,如何適應住房商品化之后的新需求,是住宅產業面臨的新問題。計劃經濟體制下實行的住房實物分配,模糊了居民對住房需求的多層次性,形成住宅建設千房一面的局面。進入住房商品化時代以后,購買住宅不僅成為個人消費行為,而且還成為一種投資選擇,不同的購房者對不同檔次的住宅有不同的需求,擁有選擇權的居民對住宅產業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國的住宅建設,特別是城鎮住宅建設,在經歷了近20年的連續增長之后已頗具規模。國家已明確了住宅建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重要產業的地位,住宅建設本身也正面臨從增長為主,向數量與品質并重轉變的發展新階段。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推進,居住消費占總消費的比重迅速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居住環境的改善。我國的家居裝飾業應運而生,潛力巨大。10年來從小到大,遍布全國,發展之快,令人瞠目。據統計,1999年全國家居裝飾業的總產值為1200億元,是1990年的40倍,年均遞增45%,大體上每兩年翻一番,相當于全國城鎮住宅年投資總額的30%。
盡管我國目前還處在住房短缺時期,新建住宅將繼續保持可觀的規模,但住宅建設是一次性投資,而居室裝修裝飾是周期性多次消費。在住宅的使用壽命內,平均5-8年進行一次室內環境改造(有時連同維修和局部改造)的總投入,將不亞于建造住宅的初次投入。從長遠看,家居裝飾業很可能躍居住宅產業的首要地位,它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隨著家居裝飾業的迅猛發展,我國居室裝修中也出現了許多普遍性的問題,嚴重地影響著這一行業的前進。因此,加強對現實問題的研究,提出改革對策,對我國住宅室內設計與裝修業的健康發展,促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現具有重要價值。
1 當前居室裝修中的普遍性問題 隨著居民住房條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室裝飾裝修在我國從90年代開始悄然興起,并作為房地產開發的重要延伸部分,至今已成為一個新興產業。然而,裝修房子,對每經歷過的人都是深感頭痛的事。找資料、找裝修公司或工人、談價格、買裝飾材料等等,耗時間、耗精力,不留神還容易掉進"裝修陷阱",走入裝修誤區。居室裝修中的確存在一些具有普遍性且急待解決的問題。
1.1設計的表面化傾向 居室環境設計包含了實現營造舒適、健康的高品質居室環境過程的全部計劃。設計師的工作是藝術化和熱情的,同時也是科學化和嚴謹的。當前一些居室環境設計活動中出現的重表面、輕實質的傾向,使營造計劃偏離了"以人為本"的科學設計軌道。淡漠功能、拼貼造型、堆砌材料、忽視技術、無視規范、片面宣傳的"設計作品"誤導著設計和消費行為,也是造成當前居室裝修問題因素之一。
1.2職業培訓與考核的空白狀態 椐資料介紹,全國從事裝飾工程的隊伍已達600余萬人,其中約400萬人從事家居裝飾。從改善城鎮居民的居住條件、吸納勞動力、促進經濟增長等方面,其意義是很大的,但與之具來的問題也是存在的。目前從事家居裝飾的大多是農民工,缺乏必要的甚至是起碼的培訓,素質低。家裝項目的業主來自千家萬戶,非常分散。承擔家裝任務的也多是小型隊伍,甚至是個體勞動者,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企業與勞務輸出單位沒有穩定的合同關系,更不可能像大型建筑企業那樣有相對固定的勞務基地。因此,目前居室裝修從業人員的職業培訓和考核等基礎環節實際上處于空白狀態。
1.3拆改建筑成為公害 在以往的住宅規劃和建筑設計階段,由于設計人員對人在居室中生活的研究不夠深入,建筑設計階段和室內設計與裝修階段存在的脫節現象,造成了在住宅建筑主體竣工后,建筑布局所提供的居室空間和粗裝修基礎條件,在住戶對居室生活的實現方面缺乏適應性和可變性。居民在這樣的居室中要實現自己對生活環境的理想,就希望對建筑的布局、結構、設備、管線、以及粗裝修等進行適合性改造。
一些住戶和裝飾設計者由于缺乏房屋結構、設備、構造、安全等基本知識和對法規、的了解,隨意拆墻打洞、踢鑿建筑構件、改動管線,給整棟住宅帶來抗震、消防等安全隱患,損壞了構造,造成設備、管線在維修、更新等方面的困難,影響著建筑物的使用壽命。目前住宅裝修中普遍存在的對建筑大拆大改的問題,事實上已成為一種公害。
1.4噪音干擾 住戶自己請人搞居室裝修、裝飾,常被視為天經地義的私家行為。多工種工人使用小型手動工具和電動機具,在現場長時間的操作,造成了對鄰里和環境的長期噪音干擾,引發了許多糾紛。
1.5污染環境,損害健康 據世界衛生組織和我國有關部門調查研究表明,由于現代建筑物普遍采用密封式結構,使用裝飾材料不當,造成室內空氣污染,引發疾病的現象相當嚴重。我國衛生部、建設部和環保部門在去年9月的一次家庭裝飾材料抽查中,發現揮發有毒物質的材料與產品占 68%,一些材料還含有放射性物質。導致室內環境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有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化學污染物、生物污染物等,其產生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國部分城市大氣污染嚴重,導致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遠遠超過國際衛生組織(WHO)指導標準。高濃度的懸浮顆粒物會導致人患呼吸道疾病。室內的甲醛、三氯乙烯、苯、二氧化硫等化學物質,主要來源于裝飾裝修材料、產品中有機化合物的揮發。這些化學污染物都是有害性的或惡臭,可以影響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引起免疫水平下降和一些器官功能失調,造成頭痛、惡心、疲勞、嗜睡等,甚至可以致癌。
1.6漫長的施工周期 目前的居室裝修施工,常常是以一家一戶為項目單位。有限的場地范圍,繁雜的技術工種、工序,尤其是以大量現場加工、手工制作及濕作業等為主施工技術現狀,使得裝修施工的周期比較慢長,住戶牽涉大量精力,不能及時入住,企業和從業人員的自身效益也受到影響。
1.7質量糾紛 近年針對市場發展狀況,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雖然頒布了一些相應的法規、標準,但尚未成嚴密的體系。裝修隊伍技術和信譽良莠不齊,一些方面的管理和監督檢查工作沒有跟上,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差別大,企業的產品質量、科技含量、生產管理、綠色技術水平低,通用性和互換性差等多種因素,嚴重地影響了裝修裝飾質量。家裝市場的無形無序現狀,引發了眾多的消費糾紛,消費者反響強烈。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的統計,近來有關家庭裝飾的投訴占全部消費者投訴的20%以上,投訴數量近年明顯升高。
2 居室裝修部件化系統的框架 徹底變革目前無序設計和以大量現場加工、手工制作及濕作業為主的居室裝修模式,研制開發我國的居室裝修部件化系統,發展綠色居室設計,實施綠色產品工程,是解決當前居室設計與裝修中問題的最好途徑,必將成為家居裝飾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居室裝修部件化系統應具備以下主要特點:
一、標準化、系列化的裝修部件產品匯集最新的科研成果,菜單化設計與部件選型展現出全新的居室環境營造模式。
二、工業化生產提供了全為成品的裝修部件,具有通用性和互換性。裝修過程是直接使用成套產品進行現場裝配的干作業,將目前室內的粗裝修和二次裝修過程合一,極大地縮短裝修施工周期。
三、多檔次配套裝修裝飾材料及設備均由企業工業化生產,產品質量能得到專業保證。
四、企業的產品生產形成規模效益,以室內環境整體配套的形式為客戶服務,省去舊式裝修的全部中間環節,家居裝飾省時、省力、省錢。
五、采用綠色產品,營造健康的居室環境,將裝修活動造成對環境的污染程度減少到最小。
六、與住宅技術體系的建設與發展同步,促進住宅建設向建筑與室內產品的完整配套的方向發展。
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在轉發建設部等部門《關于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加強對住宅裝修的管理,積極推廣一次性裝修或菜單式裝修模式,避免二次裝修造成的破壞結構、浪費和擾民等現象。"這是根據中國城鎮以集合住宅為主的國情和住房商品化的進程,參考發達國家"用戶參加設計"的做法,經過國內一批住宅示范小區實踐經驗總結而提出的指導性意見。
這表明,加強居室裝修部件化系統的理論研究,加快相關產品的研制與推廣,已成為我國居室裝修行業發展的當務之急和必然趨勢。 2.1建筑與室內裝修一體化模數協調系統
建筑模數和協調是住宅產業化發展的前提條件。我國自50年代開始這方面的研究,80年代初步形成建筑模數統一標準,但其應用尚局限于建筑構配件的預制和安裝等。目前我國與住宅相關的建筑材料、產品及設備的生產已具有相當的規模,但也表現出一定的無序和自流狀態,與建筑結構模數難以協調。同時,建筑設計也沒有為室內空間提供具有模數關系的基礎條件。
建筑應當是使人能在其中獲得良好生活品質的環境產品。依據"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建筑模數的研究和確立,不僅要適應工業化生產和裝配需要,更重要的是,應在深入研究人體工程學和環境行為學的基礎上,將結構構件所限定出的空間構成一個模數化的空間,為室內設計階段的工作提供進行模數組合的基礎。
今后新建住宅的模數空間設計,應采用發展型方式,通過建筑與室內裝修一體化模數標準單位,使用室內界面和部品定位的方法逐步展開,建筑設計采用單軸定位和雙軸定位共用方法協調技術裝配空間,保證使用空間為凈模,實現模數標準型系列產品組配。對于依據現行建筑模數建成住宅,可采取選配局部非標準部件與模數標準型系列產品組配的方式,適應舊建筑或非模數化的居室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