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鼻內鏡手術是利用高分辨、可變換視角的Hopkins內鏡開展鼻竇手術,使鼻腔、鼻竇,尤其是深部的手術能在直視下進行。文章發表在《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上,是醫學職稱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鼻內鏡,慢性鼻竇炎,療效
且利于一些凹陷和裂隙內的病灶清理,可恢復鼻竇的通氣和引流功能。在直視下手術組織損傷少,出血少,術中視野清晰,可以避免一些并發癥的發生,成為常規鼻、鼻竇手術的補充。
2008年2月~2009年2月,筆者采用鼻內鏡手術治療50例慢性鼻竇炎患者,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08年2月~2009年2月,在本院就診的慢性鼻竇炎患者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齡(35.4±4.2) 歲。臨床分型和分期:Ⅰ型共22例,其中,Ⅰ型1期7例,Ⅰ型2期12例,Ⅰ型3期3例;Ⅱ型共21例,其中,Ⅱ型1期4例,Ⅱ型2期13例,Ⅱ型3期4例;Ⅲ型7例。
1.2 方法
常規行鼻竇冠狀位和軸位CT掃描檢查,無禁忌證者術前1周即開始服用強的松(30 mg,1次/d,晨起頓服),并口服廣譜抗生素1周。如有高血壓病或糖尿病,術前請相關科室會診,予以控制,使血壓降至正常[140/90 mm Hg(1 mm Hg =0.133 kPa)以下],血糖≤10 mmol/L后再手術。
患者均使用采用局部麻醉,按照Messerklinger術式,先吸切鼻腔息肉組織,再逐步切除鉤突,打開篩泡,開放病變鼻竇的竇口,清理竇口及竇腔中病變組織,同時矯正解剖變異,如鼻中隔偏曲影響鼻竇鼻腔通氣引流,首先行矯正;如中鼻甲肥大、息肉樣變或泡狀中鼻甲行中鼻甲成形;下鼻甲肥大予部分切除。
術畢用膨脹海綿或凡士林紗條填塞鼻腔,術后靜脈給予抗生素5 ~7 d,口服潑尼松30 mg/d,7 ~10 d,并口服黏液促排劑等。24~48 h后抽出紗條,若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矯正術者3 d后抽出,抽取紗條后每日清潔鼻腔、去除干痂及清除分泌物。術后7 d鼻內鏡下換藥,出院后予以抗生素、鼻腔類固醇激素、黏液促排劑及鼻腔沖洗等治療,以后開始隔周換藥,根據每次換藥情況間隔1~4周,直至術腔上皮化。治療后觀察療效,術后隨訪時間為6~10個月,無退出受試者。
1.3效果評價
治愈:癥狀消失,鼻內鏡檢查術腔黏膜上皮化,竇口開放良好,無膿性分泌物;好轉:癥狀明顯改善,鼻內鏡檢查見竇腔黏膜部分區域水腫,肥厚或肉芽腫組織形成,有少量膿性分泌物;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鼻內鏡檢查見竇腔粘連,息肉形成,竇口開放不良或閉鎖,有膿性分泌物。
2 結果
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患者50例中治愈40例,治愈率為80.00%。術后出現眶周瘀斑2例,全部二期手術治療痊愈,無其他嚴重并發癥。Ⅰ~Ⅲ型的療效呈下降趨勢:Ⅰ型治愈20例,好轉2例;Ⅱ型治愈17例,好轉4例,無效1例;Ⅲ型治愈3例,好轉1例,無效3例。
3討論
慢性鼻竇炎臨床常見[1-2],以鼻塞、流膿、流鼻涕、嗅覺不靈、頭昏、頭痛、嗅覺減退為主要表現,與變態反應體質、鼻竇引流受阻、人體抵抗力弱或病菌毒力強都有密切關系,故致病因素復雜,藥物保守治療以及傳統手術療效也常常不佳,疾病遷延不愈,嚴重影響患者的生理健康,因此其治療方式仍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筆者在臨床中采用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患者50例,結果治愈40例,治愈率達到80.00%;而且術后除出現眶周瘀斑2例,無其他嚴重并發癥。提示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效果較好,而且也比較安全,可建議臨床進一步推廣。推測原因[3-4]可能是鼻內鏡手術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其目標是為黏膜炎癥的良性轉歸創造符合生理需求的局部環境。
以結構重建、消除病變、改善通氣、通暢引流、黏膜保留為基本原則,故能有效緩解鼻阻、頭痛、鼻膿涕、嗅覺障礙等這些慢性鼻竇炎癥狀;而且筆者強調規范化綜合治療和術后局部常換藥,同時也建立了完善的手術后隨訪制度。鼻內窺鏡鼻竇手術后局部換藥可及時清除術后的鼻腔、鼻竇的滲出,可減少患者鼻腔粘連,而術后隨訪制度對提高患者治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5-6]。
筆者在臨床中還發現Ⅰ~Ⅲ型的療效呈下降趨勢,提示慢性鼻竇炎病變廣泛和復發性病變的手術療效差于單發性、病變局限和初次手術者。推測原因可能是與后者病程較長、致病因素復雜、病變范圍大、病灶黏膜不可逆改變較多、瘢痕組織增生、手術解剖標志缺失以及變態反應因素等有關。因此,鼻竇炎手術應采取積極的、規范的早期干預,方能達到最佳療效,應避免由于病程時間長、致病因素增加帶來的各種不良影響。
臨床醫學職稱論文網推薦:《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原名《新藥與臨床》,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藥學會;上海市醫藥管理局情報所主辦的藥學類醫學學術期刊。是報道國內外新藥(包括老藥新用)的學術性醫藥期刊,著重報道新藥的臨床研究:臨床試驗(驗證)、藥理、不良反應、合理用藥、相互作用、新藥評價與有關信息等。本刊是集中報道國內外新藥的醫藥科技期刊,著重報道國內外新藥的臨床研究,介紹國內外新藥的進展和動態。主要登載新藥(包括老藥新用)的臨床試驗、臨床應用、藥理、藥物的臨床藥理、不良反應、合理用藥、相互作用與新藥評價。
[參考文獻]
[1]樓正才,朱巧英,金忠平. 額鏡照明下經鼻內鏡鼻竇手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療效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08,(14):1244-1246.
[2]葉文淑,蘭莉萍,俞曉松,等.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的圍術期護理[J]. 護士進修雜志,2008,(7):671-672.
[3]王晶,張雅巍.鼻內鏡手術改善慢性鼻竇炎嗅覺障礙19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