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正確認識產生慢性支氣管炎的原因有哪些,通過什么方式來預防產生呢,當發生時又該怎么來治療呢?同時有關現在慢性支氣管炎的新技巧又有哪些呢?本文選自:《臨床肺科雜志》,《臨床肺科雜志》是面向全國的肺科專業學術月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以提高肺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臨床診斷、治療水平為目的,并交流學術成果。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前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國醫學類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全文檢索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擴展庫期刊,中國生物學文摘和文獻數據庫期刊。
摘要: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由于老年患者的身體機能減退,呼吸道的抵抗能力差,再加上飲食營養的供應差,使得老年人容易患上慢性支氣管炎。在慢性支氣管炎的護理中進行臨床的綜合性護理干預,能夠促進患者的病情康復,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病情的發作等。
關鍵詞:臨床護理,支氣管炎,論文投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3年3~10月收治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6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45~70歲。入選標準:患者均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并且得到臨床的確診,患者的臨床表現為胸悶、氣短、呼吸急促、咳嗽等。患者無其他可能影響本次研究的疾病并且可以配合治療。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年齡、體重、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臨床護理,實驗組患者采用綜合性臨床護理,主要有飲食護理、呼吸訓練、心理護理和生活方式指導等[2]。
1.3療效判定標準在患者護理后的6個月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觀察患者的恢復情況。顯著:患者的臨床癥狀反應完全消失,可能進行正常的生活;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好轉,并且生活質量得到提升;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得到很好的恢復或者病情惡化。總有效率=(顯著+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實施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6個月的護理后,實驗組患者中效果顯著10例,有效1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患者中效果顯著6例,有效17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76.7%。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6425,P<0.05)。
3討論
在本次的研究中,對患者進行的綜合護理干預主要有飲食護理、呼吸訓練、心理護理和生活方式指導等。①飲食護理:患者需要重視營養物質的供應,在飲食中要多攝入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并且多吃蔬菜保證足夠的維生素供應。在餐前和餐后要少飲用水,避免餐后大幅度的運動,餐后平臥促進消化,盡量少食用容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油炸食物,忌煙、忌酒、忌濃茶等。②呼吸訓練: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訓練以緩解患者的呼吸急促等癥狀,主要有控制性呼吸:在呼吸中逐漸加深呼吸的深度和持續的呼氣練習;腹式呼吸:在經鼻吸氣的時候鼓起腹部,在呼氣的時候腹部下陷等。③心理護理:患者在長期的病情折磨下容易導致情緒焦躁,壓力過大造成病情的加重,護理人員要及時的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平穩患者的情緒,并且通過其他的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等[4]。患者的家屬也要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進行有效的幫助,讓患者有積極的心態面對治療[5,6]。④生活方式指導:患者要保持足夠的時間休息,并且根據天氣的變化增減衣物,避免去公共場所,避免對呼吸道造成刺激等[7]。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適當的有氧鍛煉,比如跑步、體操等,用冷水洗臉,提升自身的免疫力等[8,9]。
在本次的研究中,對于患者的慢性支氣管炎護理,實驗組患者采用綜合性護理干預,患者護理的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臨床護理,護理的總有效率為76.7%,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在慢性支氣管炎的護理中進行綜合性的臨床護理干預具有非常好的護理效果,患者恢復效果好,生活質量得到很大的提升,臨床護理意義積極,可以進行推廣和應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