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MODS指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癥,MODS最終導致多器官衰竭。本篇醫療論文發表利用ICU治療模式對MODS患者予以治療,研究其發病機制及治療方法,通過將危重患者集中起來,配備高水平的醫護人員和先進的設備,來提升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病情,臨床效果明顯。
推薦期刊:《臨床內科雜志》是由中華醫學會湖北分會主辦的全國性的內科專業學術期刊。以“更新知識和提高內科醫師的診治水平”為辦刊宗旨,主要報道國內外在內科學和其他相關領域取得的最新進展和臨床診療經驗,內容密切結合內科臨床實踐。以廣大臨床內科醫生為主要讀者對象。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研究對象按照常規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具體治療內容包括生命指征監測,在輸血,擴容,糾正電解質紊亂,吸氧及呼吸機治療的基礎上,予以嗎啡(鹽酸嗎啡注射液,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H21022436),西地蘭(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H3102117),抗生素(注射用鹽酸頭孢吡肟,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H20090164),退燒(對乙酰氨基酚緩釋片,上海強生制藥有限公司,H20010394)等藥物治療,抗炎治療,病因治療,營養支持(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貴陽黔峰生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S19983034),健康指導等。并按常規護理方式予以護理支持。
觀察組:研究對象按照ICU治療模式予以治療,具體操作如下:(1)24h監護:借助多參數監護儀對研究對象的生命指征,意識,凝血功能,心肺肝腎功能及營養代謝情況進行24h監測,出現異常則及時予以對癥治療和護理;(2)復蘇及器官支持:通過供氧或機械通氣及靜脈輸液,給藥等方式進行復蘇治療。出現腎衰患者予以血漿置換治療;心衰者及予強心治療;(3)病因治療:待患者病情穩定后,針對致病因素予以治療,具體治療方法及藥物均按臨床常規執行;(4)輔助治療:①抗感染治療:給予適量的抗生素并清除腎代謝治療的炎性介質;②營養支持及免疫調理:補充足夠的營養,部分體質較弱,免疫力較低者可給予免疫球白蛋白,干擾素等藥物。根據患者情況可輔以中醫藥進行免疫調理;③預防并發癥:及時采取經胃腸進食,預防消化道應激性潰瘍;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減少侵入性操作,降低感染發生率;根據個體病例情況進行并發癥預防處理。
1.3 觀察項目及評價標準
(1)療效:通過血流動力學參數、氧合指數、肝、腎功能指標及APACHE-Ⅱ評分等臨床指標患者的臨床療效予以評價,標準如下:①顯效:治療后各項指標顯著改善,達到正常水平;②有效:患者病情明顯改善,各項指標有所好轉;③無效:死亡及各指標無變化者;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病例數/研究病例數×100%[5];(2)并發癥發生率:統計治療過程中出現并發癥的病例數,并按照并發癥發生率=出現并發癥的病例數/研究病例數×100% [6];(3)治療依從率: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對研究對象的治療依從情況進行評價,評分>80分者為完全依從;評分在60~80分者為依從;評分<60者為不依從。治療依從率=(完全依從+依從)病例數/研究病例數×100%[7]。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2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予以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構成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研究對象的總有效率為84.2%優于對照組55.0%的平均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并發癥發生率
研究中未出現死亡病例,僅有部分研究對象出現不同程度的并發癥,經對癥處理后好轉。觀察組研究對象并發癥發生率為15.8%低于對照組30.0%的并發癥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治療依從率
觀察組研究對象完全依從22例,依從14例,不依從2例,治療依從率為94.7%高于對照組80.0%的治療依從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MODS是臨床多種疾病的惡化轉歸,不僅直接影響患者身體健康,而且給患者及家屬的心理帶來嚴重的影響。因此對其發病機制及治療方法的研究已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和熱點課題[8]。雖然現階段病因治療,器官功能支持治療等療法得到了迅猛的發展,MODS的療效也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但因MODS病因復雜,癥狀多樣,病情多變及死亡率高等特點,使得現階段臨床對其發病機制的研究尚未獲得明確的結論,因而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其療效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9]。對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治療方法及療效的研究,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價值。
ICU是一種新型的監護和治療模式,通過將危重患者集中起來,配備高水平的醫護人員和先進的設備,以充足的人力,物力為基礎,以期達到提升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已成為現階段醫療服務發展的總趨勢[10]。ICU用于多種疾病,尤其是危重疾病的治療,能夠提高臨床療效,降低并發癥,進而提升治療的依從性和生活質量[11]。但現階段ICU用于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操作方法及價值的研究較少,還缺乏必要的數據支持[12]。因此對ICU在MODS治療中的價值的研究,對疾病的療效,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及ICU在臨床的推廣使用均具有重要價值。
本研究以MODS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按照ICU和常規治療進行治療,并對其臨床療效,并發癥及治療依從性等數據進行組間比較,旨在證實 ICU在MODS治療中的價值。研究數據顯示,ICU治療組的療效,并發癥及治療依從性等數據均顯著優于常規治療組(P<0.05)。雖然因研究對象的選擇,病例數,治療方法,醫護水平,療效評價及數據處理等方式,導致研究數據與相關研究存在一定的差異,但這些因素不影響研究數據的組間比較結果及結論的得出。因此研究得出的ICU在MODS治療中具有顯著價值的結論科學有效。
綜上所述,ICU用于MODS患者的護理中能夠顯著提升臨床療效,降低并發癥,提升治療依從性,改善預后及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馮永利.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ICU中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癥患者的療效及預后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28(8):365-368.
[2] Guo-Ping,Loyal,Wang ZJ.Effect of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on concentrations of plasma vasoactive substances and cardiac function in endotoxic shock[J].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and the World Federation of Pediatric 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 Societies,2012,13(6):377-382.
[3] 周達勇.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24例臨床觀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4,26(1):144-146.
[4] 趙士兵,何先弟,汪華學.連續血液凈化救治HELLP綜合征合并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回顧性分析[J].中國血液凈化,2013,12(11):608-611.
[5] Vicki Lynne,Campbell.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in critical illness of small animals[J].The Veterina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Small Animal Practice),2011,41(4):709-716.
[6] 李莉,史偉,劉易林,等.間歇性高容量血液濾過救治ICU病房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療效分析[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1,26(2):344-346.
[7] 白奎,許宏俠.影響重癥感染患者ICU治療時間的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33(18):88-89.
[8] Matthew S,Claire E,Hoptay AA,et al.Platelets induce apoptosis during sepsis in a contact-dependent manner that is inhibited by GPⅡb/Ⅲa blockade[J].PloS One,2012,7(7):e415-449.
[9] 林鑫,何珊,程世平.CVVH對MODS患者HMGB1介導的T淋巴細胞亞群變化的影響[J].中國急救醫學,2014,34(1):75-78.
[10] 吳淡森,石松菁.多器官功能衰竭救治進展[J].創傷與急診電子雜志,2014,28(2):625-628.
[11] Eileen M,Kenney EA,Rozanski JE,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outcome and organ system dysfunction in dogs with sepsis:114 cases(2003~2007)[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2010,236(1):83-87.
[12] 黃東華.APACHE評分系統在危重病救治中的重要意義[J].中外醫療,2011,21(6):322-324.
[13] 尹康,許慶林,朱宏泉,等.連續性血漿濾過吸附治療嚴重感染并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的臨床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29):19-21.
MODS論題拓展:MODS指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癥(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是指在嚴重創傷、感染和休克時,原無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同時或者在短時間內相繼出現兩個以上器官系統的功能障礙以致機體內環境的穩定必須靠臨床干預才能維持的綜合征。MODS的病因1、感染性病因:如敗血癥和嚴重感染。2、非感染性病因:如大手術和嚴重創傷。MODS最早發現于大手術后,是大手術后的重要并發癥。嚴重創傷后,無論有無感染存在均可發生MODS,創傷36小時內發生的MODS常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其結果可加重和加速MODS的發生發展。嚴重休克晚期,更是因為SIRS(全身炎癥反應綜合癥)而導致MODS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