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目的 探討腹腔鏡下卵巢囊腫蒂扭轉復位手術對卵巢囊腫蒂扭轉患者生育力保護的臨床效果。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腫蒂扭轉患者64例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鏡下卵巢囊腫蒂扭轉復位手術進行治療。統計圍術期指標,包括手術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血栓栓塞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術后病理類型;統計術前、術后3 d患者D-二聚體水平及D-二聚體異常患者比例;統計術后3個月、1年隨訪雌激素、孕酮水平正常的患者比例及患側卵巢功能恢復情況,包括卵巢大小、卵巢血供和卵泡發育正常的患者比例。 結果 患者手術出血量為30~75 mL,平均(51.19±7.83)mL;手術時間為54~92 min,平均(69.35±7.30)min;住院時間為3~7 d,平均(4.64±1.41)d;術后患者均未發生血栓栓塞并發癥;術后病理檢查均提示良性病變。
術前患者的D-二聚體水平為(1.72±0.54)μg/mL、D-二聚體異?;颊弑壤秊?5.94%,均高于術后3 d的(0.38±0.16)μg/mL、4.69%,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雌激素水平正常的患者比例為93.75%、孕酮水平正常的患者比例為92.19%,與術后1年的95.31%、95.31%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卵巢囊腫蒂扭轉復位手術后,95.31%(61/64)的患者術后1年患側卵巢血供恢復良好,可見卵泡發育正常;術中卵巢外觀呈紫黑色樣改變的患者,其卵巢功能恢復比外觀紅潤或暗紅者差,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腹腔鏡下卵巢囊腫蒂扭轉復位手術安全有效,能較好地保留患側卵巢功能,保護患者的生育力。
[關鍵詞] 卵巢囊腫;蒂扭轉;復位;卵巢功能
卵巢囊腫蒂扭轉可發生于兒童、青少年和育齡期婦女,多由于卵巢囊腫體積較大、瘤蒂長而引起,患者表現為急性下腹部疼痛等[1-2],其治療原則為在臨床明確診斷后盡快采取手術治療。既往多采用患側附件切除術,以避免血栓脫落導致的嚴重并發癥,然而單側附件切除必然會降低患者的卵巢儲備能力,對有生育需求的育齡期婦女影響較大,可能導致不孕[3]。近年來,卵巢囊腫蒂扭轉復位手術在卵巢囊腫蒂扭轉治療中的應用日益增多,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其并未明顯增加血栓栓塞并發癥的發生[4-5]。本研究觀察腹腔鏡卵巢囊腫蒂扭轉復位手術對卵巢囊腫蒂扭轉患者患側卵巢功能的影響,探討腹腔鏡卵巢囊腫蒂扭轉復位手術保護患者生育力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行腹腔鏡卵巢囊腫蒂扭轉復位手術治療的卵巢囊腫蒂扭轉患者64例。納入標準:符合《婦產科學》[6]中的卵巢囊腫蒂扭轉診斷標準,且術中證實發生卵巢囊腫蒂扭轉;為單側扭轉。排除標準:既往有外科手術史;臨床資料不完整?;颊吣挲g21~46歲,平均(30.04±4.82)歲;發病至住院時間4~98 h;腫塊最大徑5~14 cm,平均(9.71±2.26)cm;左側卵巢囊腫26例,右側卵巢囊腫38例;術前D-二聚體(1.72±0.54)μg/mL;卵巢囊腫蒂扭轉≥1080° 8例,<1080° 56例。
1.2 方法
患者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常規消毒鋪巾,建立CO2氣腹,根據患者腹部張力,調整壓力為12~15 mmHg(1 mmHg=0.133 kPa)。于左側側腹及雙側下腹部建立3個腹腔鏡操作孔,進腹后,于鏡下觀察卵巢囊腫蒂扭轉角度、囊腫大小、質地及顏色。在腹腔鏡下緩慢復位扭轉的附件,后剝除囊腫,經操作孔取出剝除的組織。溫鹽水充分沖洗后放置引流,關閉腹腔。術后常規應用抗感染藥物,并預防性給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術后1~3 d拔除引流。術后定期復查彩色多普勒超聲,以了解患側附件血供恢復及竇卵泡發育情況。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統計圍術期指標,包括手術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血栓栓塞并發癥發生情況。統計術后病理類型。統計術前、術后3 d患者D-二聚體水平(D-二聚體正常參考值為0~0.5 μg/mL)及D-二聚體異常患者比例。統計術后3個月、1年隨訪雌激素(雌激素正常參考值為25~309 pg/mL)、孕酮(孕酮正常參考值為0.11~30.90 ng/mL)水平正?;颊弑壤盎紓嚷殉补δ芑謴颓闆r,包括卵巢大小、卵巢血供和卵泡發育正常的患者比例。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64例患者的圍術期指標及術后病理類型
64例卵巢囊腫蒂扭轉患者患者手術出血量為30~75 mL,平均(51.19±7.83)mL;手術時間為54~92 min,平均(69.35±7.30)min;住院時間為3~7 d,平均(4.64±1.41)d;術后患者均未發生血栓栓塞并發癥。術后病理檢查均提示良性病變,其中生理性囊腫29例(45.31%)、成熟畸胎瘤17例(26.56%)、黏液性囊腺瘤8例(12.50%)、漿液性囊腺瘤6例(9.38%)、子宮內膜異位囊腫2例(3.12%)、卵泡膜細胞瘤2例(3.12%)。
2.2 術前、術后3 d患者D-二聚體水平和D-二聚體異常情況比較
術前患者的D-二聚體水平為(1.72±0.54)μg/mL、D-二聚體異常患者比例為85.94%,均高于術后3 d的(0.38±0.16)μg/mL、4.69%,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術后3個月、1年患者雌激素、孕酮水平正常比例比較
術后3個月雌激素水平正常的患者比例為93.75%、孕酮水平正常的患者比例為92.19%,與術后1年的95.31%、95.31%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2.4 術后3個月、1年患者患側卵巢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64例行腹腔鏡卵巢囊腫蒂扭轉復位手術的患者均成功保留卵巢且均獲得完整的隨訪,隨訪期間均未見再次扭轉,未見重要臟器栓塞并發癥發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顯示,95.31%(61/64)的患者術后1年患側卵巢血供恢復良好,可見卵泡發育正常;3例患者超聲下可見卵巢明顯萎縮,卵巢超聲未見明顯血流。根據發病時間、扭轉角度、術前超聲血流狀態及術中卵巢外觀,將患者分為不同亞組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術中卵巢外觀呈紫黑色樣改變的患者,其卵巢功能恢復比外觀紅潤或暗紅者差,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卵巢囊腫蒂扭轉患者腹部疼痛程度不一,持續時間不定,且位置多變,癥狀易與急性闌尾炎、盆腔炎、泌尿系統結石等相混淆,患者行盆腔彩色多普勒超聲發現附件包塊,且包塊無明顯血流信號時,應高度警惕卵巢囊腫蒂扭轉,但部分卵巢囊腫蒂扭轉程度較輕或檢查時囊腫自發復位的患者超聲檢查仍可能有血流信號,可能導致漏診。本研究結果顯示,卵巢囊腫蒂扭轉患者血漿D-二聚體水平明顯增高,為(1.72±0.54)μg/mL,而正常值為0.5 μg/mL及以下,診斷靈敏度達85.94%(55/64),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7],故考慮D-二聚體水平可以用于卵巢囊腫蒂扭轉的輔助診斷,以提高術前診斷水平。有文獻報道,卵巢囊腫蒂扭轉患者中約有2%的病理診斷為惡性腫瘤[8-9],本研究中的64例卵巢囊腫患者多符合良性腫塊表現,術后病理診斷均為良性腫瘤和生理性囊腫,其中以生理性囊腫和成熟畸胎瘤最多見。惡性腫瘤具有侵襲性生長特性,通常與周圍組織連接緊密,因而較少出現卵巢囊腫蒂扭轉[10。
推薦閱讀:醫學論文投稿期刊到見刊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