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本文分析了基層漁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的必要性,針對其提出的問題,深入分析了相關的解決措施,以有效促進我國漁業的良性發展,提高漁業的經濟收益水平。
關鍵詞:基層漁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
1 改革基層漁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漁業的快速發展,漁業資源在不斷減少,水域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但人們對水產品的質量要求在不斷提升,因此改革漁業結構已經刻不容緩。基層漁業技術推廣體系應不斷擴展自身服務范圍,增加服務渠道,將其更好的轉換為科技成果與生產力。另一方面可以滿足機構改革與漁村發展的需要。為了減輕農民負擔,我國已經開始實行稅費改革制度,機構改革呈現出加快趨勢。對此,基層漁業技術推廣機構應完成科學改制,針對性的改革鄉鎮級別的基層漁業技術推廣站,增加總體數量。當前國際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大量的國外先進漁業技術進入至我國市場中,只有加快推進基層漁業技術推廣體系的變革,才能不斷地提升我國漁業的國際競爭力。
2 基層漁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存在的問題
當前農村鄉鎮的相關體制改革對基層漁業技術推廣體系產生了較大的沖擊力度,相關部門缺乏重視,甚至認為推廣部門無關緊要。發展期間,漁業推廣機構的保留、推廣資金的保障以及人員科學編制等問題均會沖擊基層漁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完善,甚至還會出現資金鏈斷裂以及人員流失等問題,嚴重打擊了漁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其次,缺乏運營資金,嚴重制約了技術的順利推廣。多數地區沒有能力解決推廣機構的經費短缺問題,甚至部分縣級推廣機構沒有經費,即便擁有一定的經費也無法維持工作人員的工資發放,甚至存在拖欠工資等情況,以至嚴重制約了技術科研推廣體系改革的進度。部分基層漁業技術推廣服務機構的員工福利待遇較差,很多保險福利無法全面落實,工作人員的素質水平也較低,工作團隊不穩定,以至無法留住專業化的優秀人才,人員的流失也無法得到及時補充。機構中的運營機制不夠靈活,有些崗位職責權限不明晰,以至影響了改革效果。
3 基層漁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措施
3.1 科學設置基層漁業技術推廣機構
基層漁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重點便是精簡鄉鎮級的推廣機構,除了設置沿海、沿湖的漁業技術推廣站外,還應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示范場,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設置經濟實體,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幾個鄉鎮共同設置漁業技術推廣區域站,承擔部分公益推廣職能。應做好地級市與縣級漁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穩定與調整工作,縣級與地級市的漁業技術推廣體系具備承上啟下的作用,可以全面推廣很多新技術與新成果,因此應進行適當調整加強。比如可以精簡合并地級市與縣級的漁業技術推廣機構,充分發揮漁業技術推廣的公益職能,實現優勢互補,全面加強技術推廣力度。還應做好漁業隊伍的優化工作,針對當前漁業經濟的發展趨勢,提高全體人員的素質水平,吸收更多真才實學的專業技術人員,在明確崗位職責的基礎上量化考核指標,壓縮非專業人員的比例。
3.2 強化漁業技術推廣領域的公益職能
以往漁業技術推廣工作主要針對漁民增產增收進行開展,但隨著漁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服務職能開始增加,比如評估漁業環境保護水平與水域養殖容量、科學防治水生動植物病害以及檢疫水生動物等。對于漁業技術推廣領域應不斷拓展自身的服務職能,強化自身的公益性,改革原有的推廣模式,將漁業技術推廣承擔的公益職能與經濟性服務職能分開管理,重點開展優質高效的漁業技術推廣服務,實行技術承包以及經辦科技服務實體的市場化操作模式。
3.3 創新漁業技術推廣機制
以往國家相關部門負責漁業技術的推廣工作,但隨著服務職能的拓展與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主體開始進入漁業行業,在國家的支持下,更多的經營性服務開始走向市場。對此,在改革進程中,國家應培養多種形式的漁業技術服務組織,在政府相關部門引導下,形成多種成分參與的多元化漁業技術推廣新格局。
3.4 改革漁業技術的推廣形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漁業行業也開始引入信息成果,改變以往的推廣方式。在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過程中,其應建立以基地為基礎的技術推廣示范體系,利用典型引導漁民。還應建立漁業技術推廣信息體系,充分重視產品的銷售信息預測工作,以便漁民掌握更多的科技與市場銷售信息。還應利用科學信息技術強化漁業飼料、漁藥以及添加劑的管理工作,確保漁民使用安全高效的產品,充分保證水產品的安全性與質量水平。教育與相關科研部門還應強化合作,開展科技下鄉活動,為漁民帶去更多的高科技養殖手段,強化技術體系的推廣效果,確保漁民可以充分利用漁業信息與科學技術。
推薦閱讀:《內陸水產》是水產科技刊物,旨在繁榮水產科技,普及水產科普知識,提高廣大漁民科學養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