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形式,本身就是人情感體驗的外化和展現。本篇音樂教育論文探索音樂的情感教育作用,認為應當巧妙恰當地運用一系列的藝術手段,將自己的審美體驗和情感特征傳達給學生,從而啟迪學生的思想。
音樂具有極強的情感魅力,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完備學生的人格,對學生的成長有良好的影響。在音樂教學中注重情感教育,有利于情感教學,有利于積極促進教育模式的改革。所以,老師應當積極采用適用于情感教育的方式,使學生們在感受到音樂藝術的情感美的同時,提升人文情懷和素養,為其成長道路培育下真善美的種子。
推薦期刊:《中國音樂》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中國音樂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中國音樂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中國音樂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關鍵詞】音樂教學;情感教育;方式
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在音樂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一方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和人文情懷。所以,在音樂課堂上,老師應該圍繞學生的情感元素,讓他們積極地發揮聯想力,使其全神貫注地去感受音樂藝術的情感美。
(一)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陶冶情操,完備人格
現代社會,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綜合型人才,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通過情感教育,可以發揮學生的個性,提升他們的思想,陶冶他們的情操,讓他們在音樂的熏陶下獲得健全的人格和心智。
2對學生的成長有良好的影響
固然,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但真實鮮活的情感體驗是人最本真的追求。通過情感教育,學生可以摒棄自身的消極情感,轉變成積極的心理暗示,從而更加有助于學習和生活。同時,少年時期是一個人性格的發展和過渡期,相當關鍵,接受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可以讓他們的性格趨于美好和外向,可以讓他們學會對待和解決情感問題。
3有利于情感教學
要想讓音樂教學活動生動、活潑、富有感染力、影響力,和人情味,就必須采用音樂教育方式手段。因此,通過音樂教育,可以使老師更好地講授教學內容,同時收到良好的教學成果以及學生的喜愛和支持。
4有利于促進教育的改革
當前,教育改革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在音樂教育改革方面,將情感教育運用其中是新的目標和追求,在收獲了不小的成績后,還需要繼續深入和探索,將其更好地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
(二)音樂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方式
1把握音樂作品的情感特質
對于具體的音樂作品的教學,老師必須深入探究其表達的情感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深入淺出、準確地將作品情感特征傳達給學生,使學生領會。
例如《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曲,旋律的學唱并不難,難就難在學生對于作品情感的理解,從而有感情地演唱作品。在教學前,老師應該做好資料查詢和搜集工作:這首歌曲是20世紀中期,新中國建立后創作的作品,選自電影《祖國的花朵》,它膾炙人口,已經傳唱了半個世紀之久,抒發的是少年兒童對新中國的熱愛贊美之情。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老師應當巧妙地創設情境,通過準確、富有感染力的示范演唱,促使學生喜歡上這首歌曲,理解其中的情感內核。
2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發揮
在新的教學環境下,教學模式也漸漸發生轉變,由過去的老師“一言堂”,慢慢轉變為老師退居“幕后”,學生成為主角的模式。這也是與音樂課程標準不謀而合的。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實踐中去,通過聆聽、觀看、欣賞、表演等等形式揣摩作品的情感特征。老師單調的一人講授往往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只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成為關注的焦點,成為激發他們探尋新知的渴望。
在《紅梅贊》的學習中,不斷地啟發學生,調動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們有感情地朗誦歌詞,思考其意境和情感;讓學生回憶有哪些關于梅花的詩歌,比如陸游的《梅花》,認識到梅花的寓意;播放歌劇《江姐》,了解江姐的人物形象和歷史背景………,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全面透徹地學習到作品的情感特征,對革命先輩們產生敬佩之情,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3情感教育以人文情懷為重點
小學音樂課本當中的教學作品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符合積極的價值觀、人生觀,富有人文氣息。情感教育的關鍵目的是要達到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目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應當著重人文情懷的感染和熏陶。要讓學生從動聽的旋律以及形象的歌詞之間獲得愉快的審美體驗,從而知曉善惡,明辨是非,在接受美育的同時,受到德行的教育。
在《搖籃曲》一課的教學中,老師可以播放一些有關母親的公益廣告視頻,以及讓學生舉出日常生活的事例,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母愛的偉大以及對于母親濃濃的愛。從而知道應當孝順母親,關心母親,學會作聽話和懂事的好孩子。
4積極與學生互動,交流情感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的一言一行,情感傾向給學生帶來了最直接、最關鍵的影響。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示范下,受到感染和影響,從而潛移默化間領悟到作品的情感表達。例如,《豐收之歌》這個作品,輕松明快,活潑歡樂,老師在示范的時候,臉上的表情應該喜形于色,情緒高昂,學生們就會自然而然地體會到作品的情感特征。
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具有極強的情感魅力,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完備學生的人格,對學生的成長有良好的影響。在音樂教學中注重情感教育,有利于情感教學,有利于積極促進教育模式的改革。所以,老師應當積極采用適用于情感教育的方式,使學生們在感受到音樂藝術的情感美的同時,提升人文情懷和素養,為其成長道路培育下真善美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