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在醫學上,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類。相對應的,起源于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統稱為肉瘤。有少數惡性腫瘤不按上述原則命名,如腎母細胞瘤、惡性畸胎瘤等。一般人們所說的“癌癥”習慣上泛指所有惡性腫瘤。
關鍵詞:惡性腫瘤,化療治療措施,醫學論文下載
腫瘤是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細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對其生長的正常調控導致異常增生與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新生物一旦形成,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生長,他的生長不受正常機體生理調節,而是破壞正常組織與器官,這一點在惡性腫瘤尤其明顯。與良性腫瘤相比,惡性腫瘤生長速度快,呈浸潤性生長,易發生出血、壞死、潰瘍等,并常有遠處轉移,造成人體消瘦、無力、貧血、食欲不振、發熱以及嚴重的臟器功能受損等,最終造成患者死亡。
惡性腫瘤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多年的流行病學研究及實驗和臨床觀察,發現環境與行為對人類惡性腫瘤的發生有重要影響。據估計約80%以上的惡性腫瘤與環境因素有關。各種環境的和遺傳的致癌因素可能以協同或序貫的方式引起細胞非致死性的DNA損害,從而激活原癌基因或(和)滅活腫瘤的抑制基因,加上凋亡調節基因和(或)DNA修復基因的改變,使細胞發生轉化。被轉化的細胞可先呈多克隆性增生,經過一個漫長的多階段演進過程,其中某個克隆相對無限制擴增,通過附加突變,選擇性形成不同特點的亞克隆,從而獲得浸潤和轉移能力,形成惡性腫瘤。因此,腫瘤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基因病。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本文所觀察的100例患者均為2008~2010年因晚期惡性腫瘤接受化療入住我院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53例,患者的年齡在28~72歲。此100例患者中,均被臨床明確診斷為:惡性腫瘤晚期,其中:肺癌:20例、肝癌:23例、胃癌:14例;婦科惡性腫瘤:37例,其他:6例。
2.方法:統計分析此100例患者的護理需求,患者心理特征調查:①調查方法:主要采取交談觀察的方法,在收集患者一般資料的同時,審視患者的心理活動,觀察患者面部表情、精神狀態,將收集到的資料從生理、情緒、認知三方面進行歸類。②調查內容:患者對自己疾病的認識程度,恐懼心理,對化療毒副反應的心理準備,與人交談的需要,接受化療的態度,治療疾病的信心,化療藥物的認識水平,化療費用的承擔能力。然后根據統計結果總結惡性腫瘤患者化療后的護理及注意事項。
結果
1.統計此100例患者的化療后的臨床癥狀,分析患者的護理需求統計結果如表1.
2.經過對此100例患者,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患者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80%的患者配合治療的積極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高。討論本文所觀察的患者均存在焦慮、抑郁、不安,他們對周圍事物較敏感、多疑,因此在臨床治療的同時,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思想的疏導,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宣傳有關腫瘤知識和化療的意義[1]。引導患者的思想向戰勝疾病方向轉化,使患者配合臨床治療,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2]。化療患者常在治療開始的1~2天即可出現胃腸道的不良反應,因此應注意觀察患者消化道反應程度,采取少食多餐的形式堅持進食,食用自己平時喜愛的食物,給患者提供一個良好的進食環境,以增加患者的食欲[3]。對患者食物的選擇應堅持選擇:軟爛、低脂肪、低纖維等易消化的食物。同時臨床觀察顯示[4]:半數的化療患者存在口腔感染現象,防止患者口腔粘膜感染,應囑咐患者及家屬注意口腔衛生,養成飯后、睡前刷牙漱口以保護口腔粘膜。一旦患者發生口腔潰瘍,其潰瘍面疼痛程度較為劇烈,甚至影響患者的飲食需求,可在臨床藥物治療的基礎上,使用3%~6%的蘇打水,并按照醫囑口腔內應用抗霉菌的藥物。由于化療藥物對患者的血管損傷較大,本文所觀察的10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靜脈損傷。從患者長期治療的需求出發,需要保護患者的靜脈血管,靜脈滴注時,由遠端向近端使用血管,左右上肢靜脈血管交替使用。又由于下肢靜脈易形成血栓,一般不采用下肢靜脈給藥。同時避免反復對同一部位進行靜脈穿刺,推藥過程反復抽回血,以確保針在血管內,靜脈給藥前后均用2.0ml生理鹽水沖入。對部分藥液外漏及因化療導致患者發生靜脈炎的患者進行如下判斷處理:如果患者進針部位出現:刺痛、燒灼或水腫,則提示藥液外漏,需立即停止用藥并更換注射部位。漏藥部位根據不同的化療藥物采用不同的解毒劑做皮下封閉治療。同時對漏液部位進行冷敷,必要時配合硫酸鎂濕敷直到癥狀消失。
總之,化療對延長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命效果越來越明顯,對確保化療的順利進行,護理人員要詳細了解各類化療藥物的使用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及用藥后反應并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及時觀察患者用藥后的毒性反應,減輕化療中出現的各種不良反應,保證化療的順利進行,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通過上述的護理,本文所觀察的100例患者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80%的患者配合治療的積極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