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英語通過詞匯的形態變化表示句子豐富多彩的語言關系和邏輯關系。和英語比較起來,漢字相對固定,不能隨意改變自身的形態,更不像英語可以由形態的變化引起詞性的變化。漢語詞匯的表意能力和互相組合能力要比英語強,所以漢語主要靠詞匯、詞序以及各個部分之間暗含的邏輯關系來表達句子的語言意義。
關鍵詞:詞匯;語言差異;翻譯學習
一、 引言
美國語言學家薩丕爾指出“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就是說不能脫離社會流傳下來的,決定我們生活風貌和信仰的總體。”作為語言基本要素的詞匯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信息,是民族文化的反映。文化的核心在于語言,語言的核心在于詞匯。漢語和英語雖然分屬不同語系,特點迥異,但是都擁有大量的、豐富的詞匯。對比英漢語言,人們不難發現有很多的詞匯是對立詞語,并且這兩種語言的語法功能和句法結構也有很多的類似或接近的地方。這些成為了英漢翻譯的語言基礎。
二、 英漢語言在詞匯上的差異
1. 英漢語言在詞形和詞性上的差異
語言中單個詞的語法歸類稱為該詞的詞性。英語詞匯可以通過自身形態的變化引起自身詞性的變化,這就使得英語的構詞法有著靈活性和多樣性的優勢。例如:英語的名詞通過添加詞綴可以變成動詞或形容詞;動詞通過添加詞綴也可以變成名詞或是形容詞等。英語構詞法中詞匯的變化大部分都是通過詞匯本身形態的變化而產生的。英語的這一特性使英語具有強大的派生能力,許多的詞都是由其它詞通過詞形的變化派生而來的。其中在英語詞匯中變化最多的是英語的動詞、名詞和形容詞。比如:通過對動詞形態的改變,動詞就會產生人稱、時態、語態、情態以及非謂語(不定式、分詞)的詞性變化;也會產生詞類的變化。
2. 英漢語言在詞類和詞類使用上的差異
英漢詞類的數量大致相等,類別也基本上是對應的。但是,英語中的冠詞(Article)和漢語的量詞為各自所獨有,沒有像其它詞類的直接對應。英語中沒有單列的量詞,一些起量詞作用的詞劃歸名詞類。漢語中沒有冠詞,漢語中的數詞和量詞或是代詞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英語冠詞的作用。
三、英漢語言在詞匯上的差異對翻譯學習的影響
英漢語言在詞匯上的差異對翻譯學習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具體的翻譯技巧和翻譯方法上,而掌握一定的翻譯技巧和翻譯方法是做好翻譯工作的基本要求。所以,了解并進一步掌握英漢語言在詞匯上的差異對翻譯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1.英漢語言在詞形和詞性上的差異對翻譯學習的影響
英漢語言在詞形和詞性上存在的巨大差異,造成了英漢詞類的名同實異。這中“同名異質”恰恰解釋了語言現實中不同形式(詞類)表達相同內容(詞義)的“形異實同”現象。從翻譯理論上說,這就是“詞類轉譯法”的理論基礎。英語語言可以通過派生法(derivation)和轉化法(conversion)等構詞方法的變化引起英語詞匯形態的變化,進而引起英語詞匯詞性的變化,而漢語中的漢字和詞匯沒有任何這樣的功能。和英語比較起來,漢字相對固定,不能隨意改變自身的形態,更不象英語可以由形態的變化引起詞性的變化。所以英漢翻譯時兩種語言之間的詞類轉換,亦稱為詞類轉譯就成了英漢翻譯中使用頻率很高的一種基本的翻譯技巧。常見的詞類轉譯有:1.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之間的互相轉譯;2.名詞向代詞的轉譯;3.動詞向介詞的轉譯。詞類轉譯法的采用可使譯文既能夠符合漢語語言的表達習慣,又能使其多樣化。[例] Rockets have found applic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
2.英漢語言在詞類和詞類使用上的差異對翻譯學習的影響
由于英語中的冠詞(Article)和漢語的量詞為各自所獨有,沒有象其它詞類的直接對應;另外,英語里的名詞、介詞、形容詞、副詞是構成英語句子的主要詞匯,而漢語的動詞是構成句子的主要詞匯;所以,翻譯時應通過各種手段對譯入語(英語)的詞義加以補充、限定,在具體的翻譯技巧和方法上表現為增詞法。
四、 結束語
如果我們不能很好的學習和研究英漢兩種語言在詞匯上的差異,在具體學習翻譯方法和技巧的時候就不能很透徹的理解諸如增詞法、詞類轉譯法等的具體理論基礎,更不能隨心所欲的駕馭兩種語言,確保翻譯譯文的準確、流暢。所以,如果能夠吃透英漢語言的差異尤其是在詞匯上的差異及翻譯時的對策,對提高翻譯的水平是很有幫助的。
參考文獻:
周方珠.翻譯多元論[M].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4.5.
宋天錫.翻譯新概念:英漢互譯實用教程[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3.
王治奎.大學漢英翻譯教程[M].濟南: 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