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來源:甘肅教育 2022年11期
作者:趙愛霞
【摘要】小學生近視問題日益突出,忽視小學生近視防控,將極大地影響他們的日后生活、學習。分析小學生近視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是關乎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大事。本研究以張掖市甘州區勞動街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為研究樣本,從近視防控系列校本課程開發入手,探索小學生近視防控的策略,對學校預防和控制小學生近視提供了可操作、可復制的范例。
【關鍵詞】近視防控;小學生;校本課程
近視是學生中的常見病、多發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升學及就業,給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了嚴重危害。國家衛生健康委2018年發布的一份《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且呈上升趨勢。一、二年級是學生近視防控的重要階段,學校要抓住這一關鍵時期,做好近視防控工作。為了探索學校近視防控有效落實策略,課題組以張掖市甘州區勞動街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經過近三年的探索與研究,總結了小學生近視防控的有效策略,實現了一、二年級學生近視零增長。經過實踐研究,課題組發現,做好小學生近視防控工作,學校要針對影響視力的重點因素,統籌小學生用手機、做作業、睡眠、讀書、強健體魄等“五項管理”,鼓勵學生增加戶外活動和深化體育鍛煉,減輕不必要的學業負擔,嚴格控制電子產品使用,還可以開發近視防控系列校本課程。下面,筆者就小學生近視防控系列校本課程開發,談一談課題組的研究成果。
一、了解小學生近視的原因
近年來,小學生近視發病率普遍上升,且低齡化趨勢明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小學生的正常生活、學習,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了解小學生近視的原因,是做好近視防控工作的前提。國內外教育專家對小學生近視的原因作了大量研究,普遍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遺傳因素的影響,二是不良用眼和護眼習慣的影響,三是不良讀寫習慣的影響,四是缺乏鍛煉與身體營養不足所致的體質虛弱的影響,五是缺乏正確引導的影響。
二、小學生近視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學校和家庭采用的近視防控措施科學性不強。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大部分學校和家長認識到近視防控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整體而言,僅僅停留在“說教”或“強制”層面,尤其是家長,只注意到看書、寫字姿勢不正確會引起近視,所以僅僅對學生強調這幾個方面,學生缺乏衛生用眼等習慣和科學用眼等方面的教育。
2.學生自身對近視防控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習慣的重要階段,但由于受家長以及社會錯誤“成才觀”的影響,小學生普遍忽視近視防控。即便認識到近視防控重要性的學生,也因為自我克制能力不足,存在近視防控韌性不強、自我預防自覺性差等諸多問題。
3.學校防控資源不足。關于小學生近視預防與控制,很多學校教育資源及經驗幾乎為空白。很少有學校配備專職的眼科校醫,更沒有專門的近視防控校本課程。學校的近視防控任務,一般是班主任與任課教師來完成,但大多停留在說教層面,且預防方法單一、不夠科學,制約了小學生近視預防的效果。
三、近視防控系列校本課程開發思路
1.小學生近視防控知識的呈現方式。低年級學生認知能力有限,對直觀的內容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產生興趣?;谶@樣的認識,我們認為,在近視防控系列校本課程中,應將近視的危害、形成、預防等知識編成小故事,并繪制成色彩鮮艷、生動有趣的圖畫,呈現給學生。近視防控系列校本課程由六個系列的內容組成,這些內容遵循了小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需求。課題組還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文字上標識拼音,以輔助閱讀,激勵學生自我學習。比如,第一本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讀本中,利用講述有趣的故事、欣賞美妙的圖畫,讓學生明白,眼睛是人類最寶貴的視覺器官,是獲取外界知識的重要窗戶,從而認識到保護視力的重要性。
2.小學生近視防控系列課程的內容選擇。一是近視的危害、形成。如果學生年齡很小就已經近視,若沒有做好近視防控工作,那么他們的近視度數就會很快增長。一旦近視度數達到600度以上,不僅要每天佩戴眼鏡,還會引起眼底的很多并發癥,后期也不能參加劇烈運動。了解了近視的嚴重危害,學生和家長才會從內心深處真正認同,積極配合學校做好近視防控工作。所以,我們將這一部分的內容,確定為小學生近視防控系列校本課程之一《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中的內容。
二是行為習慣養成計劃。小學生還沒有形成難以修正的壞習慣,且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因此,小學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培養的黃金期。在這一階段對小學生進行愛眼、科學護眼的養成教育,對落實近視防控工作將起到重要意義。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將愛眼、科學護眼一日行為習慣養成計劃,作為小學生近視防控系列校本課程中的重要內容;按照“讀書習慣、寫字習慣、影視習慣、睡覺習慣”等行為確定“子目錄”,繪制成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校本課程二《讓眼睛亮起來》。在學習校本課程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明白了愛眼、科學護眼的重要性,還明白讀書、寫字等姿勢不正確,時間過長,以及外部環境惡劣等,都會影響視力,從而有意注意,促進良好的用眼習慣盡快形成。
三是對近視小學生的心理關愛方案。經過調查發現,近視的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參加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的強度明顯低于不近視的學生。尤其在班級運動會、課間活動時,近視的學生因為種種不便,較少參與集體活動,無法獲得集體榮譽感,不僅不利于融入班集體,容易失去存在感,還不利于學生之間友誼的建立。此時,這部分學生往往會產生失落,甚至自卑等不良情緒。關注這些學生,及時對他們的不良情緒進行疏導,能讓他們受傷的心逐漸愈合。因此,關愛近視學生心理的方案,也被選為校本課程的一項重要內容,為教師以及家長提供可參考的心理輔導資料。課題組從兒童未來發展著眼,以心理輔導知識為內容,開發了可供家長和教師都能掌握的校本課程三《明亮的心》,引導家長和教師從現在、未來的視角,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近視的學生樹立自信。
推薦閱讀:產教融合背景下兒童戲劇教育師資培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