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港珠澳大橋的即將建成通車與橫琴新區的全面開發,將為珠港澳三地的合作發展帶來新的契機。本文從珠港澳現狀情況入手,通過分析珠港澳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對未來珠港澳三地的合作領域與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珠港澳 合作 領域 模式
Abstract: There will be new opportunities to Zhuhai, Hong Kong and Macao, becau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Based on the status of Zhuhai, Hong Kong and Macao’s cooper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cooperation, and discusses the area and mode of cooperation for Zhuhai, Hong Kong and Macao.
Key Words: Zhuhai Hong Kong and Macao, Cooperation, Area, Mode
中圖分類號 : K928.7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自1954年荷蘭經濟學家丁伯根提出經濟一體化的概念以來,歐洲經濟共同體迅速發展成包含歐洲20多個國家的“歐盟”,西非國家成立了西非經濟共同體,直至近期建成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當今的世界,不同的國家、地區、經濟主體與獨立關稅區之間,已經通過區域經濟一體化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境界。改革開放以來,依托得天獨厚的政策優勢和地緣優勢,粵港澳地區對內連接泛珠和全國,對外連接東南亞和全世界,已發展成為全球產業鏈的重要環節和中國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戰略通道。珠海作為毗鄰港澳的經濟特區,又一次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珠港澳合作將成為新時期粵港澳新熱點。
一、珠港澳合作現狀
1、 珠港合作現狀
目前,珠海與香港在投資、貿易、旅游、基建以及科教等領域均涉及合作。香港是珠海最大的外資來源地。香港回歸十年來,對珠海的直接投資批準項目數達1544個,實際利用外資逾200億元人民幣,占期間珠海實際利用外資的40.7%。香港同時也是珠海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珠海對外貿易出口七成多通過香港轉口。特別是CEPA實施以來,珠港兩地貿易翻了兩番,平均每年增速接近20%。通過開辟港珠澳——大香山旅游合作平臺,聯合開發海島、溫泉、高爾夫等特色旅游項目,推動了珠海以生態休閑旅游為重點的高端旅游產業發展,其中香港中旅投資的海泉灣,成為全國首個國家旅游休閑度假示范區。
香港是珠海一些重要項目的主要投資來源地,如長江集團,在珠海的投資涉及港口、碼頭、電廠等多個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多、金額大、領域廣。而2006年起珠海機場與香港機場簽訂珠港機場合作協議,推動珠海機場經營業績不斷增長,但仍需加強機場的整合,提高基礎設施效益。隨著西岸地區經濟發展、粵港澳大橋的修建,珠海基礎設施大骨架已形成,但設施配套不夠完善,許多功能未發揮,投資效益低。
科教方面,自1999年珠海大學園區創建以來,珠港穩步推進科教產業合作。譬如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成為首家內地與香港教育界合作辦學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香港城市大學與珠海南方軟件園簽署長期合作協議,在珠海建立計算機軟件研發、生物工程等科技成果轉化及教育培訓基地等。
2、 珠澳合作現狀
珠澳兩地由于山水相連,經貿往來密切。在粵澳合作框架下,珠海與澳門的區域合作逐步深入,交流日益密切,合作領域不斷擴大,涉及經貿產業、口岸通關、水電、食品安全、旅游、文化、教育、科技等多個領域的合作,合作形式趨于多樣化,珠澳合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改革開放30年來,澳門一直在珠海對外經貿合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投資來源地。多年來,珠海致力于發揮全國第二大陸路交通關口岸的優勢,積極推動珠澳兩地通關合作,創造高效、便捷、具有人性化的通關環境,兩地口岸通關合作項目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珠海對澳門輸電占澳門用電量的比重已超過60%,珠海對澳門供水占澳門淡水供應的98%。珠海一直保持與澳門衛生局、澳門民政總署的溝通與聯系,定期召開珠澳檢驗檢疫學術研討會和粵港澳深珠衛生檢疫、動植物檢疫與食品安全控制會議,提高雙方食品安全控制水平;加強與澳方在執法把關、檢驗技術等方面的合作,并制定了推動內地與港澳間貿易投資便利比的相關措施。近年來,人員交流跨境流動更加便利,雙方的交流從戲曲、曲藝、民間藝術,群眾體育,擴大到了科技、教育和競技體育等領域。珠海高校、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與澳門高校及科研機構聯合創建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產學研合作,通過科技項目的聯合攻關,儀器設備的相互開放,實現科技資源的開發與共享。同時“自由行”政策的實行,大大促進了珠澳旅游業的發展。
二、珠港澳合作存在的問題
1、珠港合作存在的問題
首先,隨著珠海經濟的迅速發展,口岸集疏運網絡缺乏大容量、便捷、高效的運輸方式,城市交通網絡與口岸沒有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接駁,影響珠港兩地交通基礎設施對接。其次,兩地在產業層次上也有待提高。長期以來,香港方面側重于內地生產要素市場對香港的單向開放,對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熱情不高。香港集貿易、金融、運輸、旅游、信息等國際中心于一體,服務業國際競爭優勢強勁,在發展思路上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而對區域經濟融合則表現為“有力無心”。這就極大地制約了其生產性服務優勢與珠三角制造業優勢的結合以及其服務中心作用的發揮。并且,兩地在產業結構及服務業發展中也面臨問題。珠海產業結構及其先進度較差。珠海在改革開放之初,其技術發展主要采取“拿來主義”的做法,導致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由此導致經濟結構問題突出:一是高新技術產業的比重偏低,傳統產業比重較高;二是現代服務業的技術含量低,以金融為核心的生產性現代服務業相對落后,珠海現代服務業發展已經走到從體制、機制創新尋求突破的關鍵時期。香港現代服務業發展面臨新的挑戰。香港服務業目前占其 GDP 的 88%左右,制造業發展相對落后,香港經濟正處于明顯的結構性缺陷,再加上香港市場狹小、發展空間有限,致使其現代服務業逐漸失去其賴以發展的基礎。
同時,兩地利益不等各自為政、兩地的經濟合作格局發生變化、珠港之間面臨經濟制度瓶頸、珠海在珠港合作中的區位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珠海“特區”經濟效應不明顯以及兩地行政級別不對等均是目前珠海與香港合作中面臨的問題。
2、珠澳合作存在的問題
從改革開放以來,珠海和澳門兩地的經濟合作成績不俗。隨著澳門的回歸和若干基礎設施的改善,兩地經濟基礎將更加厚實,空間和容量也將進一步擴大。但應該看到珠澳兩地在協同發展中仍存在一定問題。珠澳兩地政府間的行政級別不對等,對于影響珠海切身利益的問題,珠海缺乏與澳門對等的話語權和選擇權。同時,珠澳兩地缺乏區域協調規劃,缺乏對珠澳合作熱點問題的長期跟蹤研究。珠海的某些專項規劃未將澳門的需求納入考慮,造成總量和用地方面的預測不足,影響了珠海生活服務配套系統的正常運轉。口岸基礎設施承載能力與口岸出入境流量不匹配,口岸交通設施配套不完善,各口岸使用效率不均衡,整體通關效率不高,不能滿足珠澳兩地交流需求的日益增長。口岸集疏運網絡缺乏大容量、便捷、高效的運輸方式,城市交通網絡與口岸沒有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接駁,影響珠澳兩地交通基礎設施對接。
三、合作領域與模式探討
港珠澳大橋的修建,將大大縮短香港和珠江口西岸城市(群)的距離,對珠海、澳門、香港的城市發展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和契機。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將成為三地空間紐帶。
香港定位為亞洲國際都會,為確保城市競爭力的不斷增強和生活質量提高,需要進一步加強與內地的聯系,特別是與相近的珠三角城市的聯系,應付增長迅速的跨界交流活動。而香港的發展受到自然條件和行政邊界的限制,土地資源匱乏,市場有限,需要尋求更廣闊的市場和經濟腹地。通過港珠澳大橋建成,香港與珠海的距離將縮短到一小時之內,而且珠海充足 的土地資源和完善的基礎設施,也是香港發展所需要的。香港作為國際性的金融、貿易、商業、現代服務業、物流、旅游的中心,可以為珠海的發展帶來高端的人才、技術和資金,帶動珠海的發展。珠海和澳門由于地理上的關系,早已發展成為了唇齒相依的關系。澳門土地面積不足,發展空間有限、水電等基礎資源缺乏,經濟產業單一,要進一步的發展必須借助內地,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珠海。
珠港澳的合作需要根據每個城市自身的資源條件、發展策略,相互協調,制定計劃,共同發展。城市的合作發展需要提供土地利用、空間策略和功能管治等方面的支持。珠港、珠澳相鄰的界邊、附近地區及其具有合作開發潛力的地區都將是三地合作發展空間的核心區域。珠港澳由于港珠澳大橋的連接,可以形成旅游合作區、口岸合作區、商貿合作區、教育科研合作區、聯合創新區等多中合作功能區。
從空間上來看,橫琴新區由于獨特的地理優勢,是三地合作發展空間的首選。橫琴新區規劃發展休閑旅游度假、高新技術產業、教育科研、金融及商貿、口岸服務等職能,是珠港、珠澳合作發展空間的核心地區。跨境工業園則是在聯合創新工業、物流、中轉貿易、產品展示等方面進行重要區域、提升區域整體創新能力和科技產業的重要空間載體。南屏和灣仔與澳門隔河相望,可以與澳門合作發展現代服務業等。拱北及主城區與澳門接壤,設有關口,可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將加強領域和內容,包括口岸服務業、商貿及服務業等。珠海高新區則可以在大學教育、科技創新等領域加強與香港和澳門的聯系和合作,為三地的人才創新產業和人才培養提供機遇。西部高欄港和空港的開發建設應該在區域內綜合考慮,特別是與香港機場、澳門機場、香港維多利亞港和澳門港的關系,避免惡性競爭、爭取錯位協同發展。珠海西部生態環境良好,旅游資源豐富,可以進一步加強與香港、澳門在旅游業方面的合作。海島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可與港澳合作開發旅游業。
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海島旅游開發領域可采用珠澳雙方共同組建股份制投資公司的模式,對合作開發建設項目進行融資、投資、招商及開發建設管理、營運管理等。在金融服務與旅游會展領域可通過與港澳商務公司合資或聯營,通過合作共同推動廣東商務服務業的市場化和產業化,開發潛在的商務服務市場需求。基于珠海較低的技術人員成本,促進部分港澳商務服務也以投資的方式向珠海轉移。在文化創意和教育培訓領域,港澳企業根據國際市場要求,出資委托珠海的科研機構進行技術研發,并依據協議分享研究成果與專利,以開發生產高新技術產品;通過資格互認、培訓等手段,允許符合條件的港澳專業服務人員在珠海執業,也鼓勵珠海專業人士到港澳執業。在高新技術與先進制造業領域可采用港澳企業以技術市場營銷網絡作為投資、珠海以土地入股的模式,結合珠海企業技術人才與生產成本優勢,依據雙所占股份共擔風險,共享利益。
四、結語
在新形勢下,珠海與港澳的合作將具備更加突出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和發展優勢,推進珠港澳更緊密合作,對提升珠海的戰略地位,推進珠澳協同發展、珠港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培育珠江口西岸地區新的增長極,促進珠三角一體化和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1.何傳添.粵港澳緊密合作區:內涵、思路與路徑選擇[J].特區經濟:2009(3):13-15.
2.熊薇.橫琴的粵港澳合作新模式初探[J].粵港澳市場與價格:2009(11):19-21.
3.張曉群.粵港經濟合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7(6):12-16.
4.羅海平.“粵港澳特別合作區”戰略的理論基礎與框架構想[J].海南金融:2008(7):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