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移動互聯技術推進了知識專業化的變革,線上知識服務平臺開始出現。知乎Live以知識社區吸引用戶,作為“體驗+互動”的付費模式,在知識付費領域有一定的代表性。知識付費模式的形成與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關系極為密切。本文從知識經濟視角出發,對知乎Live的知識付費模式進行考察,結合當下知識共享經濟發展的實際,解析知乎Live付費模式的傳播政治經濟學表征與內在特點。
關鍵詞:知識經濟;知識付費;付費模式;知乎Live
隨著網絡海量信息的供給,一方面知識泛濫,另一方面知識相對稀缺,特別是優質知識的稀缺性日漸凸顯,知識傳播者與獲取者的互動也在不斷加強。從最初的百度知道、新浪愛問等社區型平臺,到如今的知乎Live、喜馬拉雅FM等,兩者間的關系因互聯網的發展不斷改變。隨著知識付費熱度的攀升,為保證知識付費模式的可持續發展,不僅需要在政策上對其進行約束,還要制定相關的行業規范,在經營方式上探尋多渠道合作,擺脫對資本依附的單一型模式。
1 知識經濟與知識付費
1.1 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指為發展與維持消費者市場,運用通信技術投入連續性的創新與創作以生產象征性商品和服務過程的經濟[1]。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知識以商品化的形式在網絡中傳播,人們有能力且更愿意以付費形式獲取優質的“知識商品”,進而建立規范化的知識商品交易平臺與分享體系,即知識付費機制[2]。
1.2 知識付費
知識付費主要是指需要某方面知識的人通過付出資金獲取所需知識,知識的傳播者獲得相應報酬,雙方實現對知識的買賣關系。知識付費將學識或對某個領域的認識以商品的形式呈現,或通過服務的方式對互聯網用戶進行知識產品的交換,進而實現知識商品化。知識付費模式對人們高效篩選信息具有顯著作用,同時能促進優質內容的生產[3]。“值乎”是2016年知乎上線的功能,不久知乎又上線了即時問答平臺——知乎Live,翻開了國內知識信息商品化的新篇章[4]。知識“支付”與內容付費、獲取付費信息的區別在于知識付費以獲取知識為目的,內容付費則是為了瀏覽感興趣的內容。
2 知乎Live付費模式的生成與發展
2.1 知乎Live與私家課
線上知識付費是網絡時代的產物。知乎Live是以實時語音問答為主要特征的線上互動產品,可以幫助人們方便快捷地獲取行業專家或一線從業者以語音、圖文、視頻形式分享的知識,與專家實時互動,答疑解惑[5]。知乎Live將免費知識分享與答問結合的線上社區作為吸引點,結合“體驗+付費+雙向互動”的模式,在分享優質知識的同時獲取收益。聽眾根據興趣選擇話題,使用入場券后傾聽一場約60分鐘的Live分享,期間可以隨時提問,主講人會有選擇性地回答這些問題。
在Live欄目推出的私人化付費教學——“私家課”中,他人的經驗與學識變為標準化產品,帶有個人風格特征。零散的知識碎片被整合為更優質的內容來滿足聽眾需求[6]。從本質而言,“私家課”與知乎Live具有類似的功能表征。與傳統問答版塊相比,主講人與聽眾之間的交互行為使知識的傳播更具效率。
2.2 知乎Live發展的政治與經濟動因
2.2.1 政治維度
知乎Live是知識經濟社會的產物,建立在社會既有運轉邏輯的基礎上,與社會結構緊密契合,政治對知乎Live的發展起著規訓作用。一方面,國家政治力量介入新媒體發展,引導積極正面的宣傳;另一方面,我國對其準入機制進行了嚴格的管控,這從側面也體現了權力對知乎Live的規訓與控制。
置身于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互聯網時代,人們可以通過知識交易平臺獲取信息與知識。隨著影響力的不斷擴大,管理部門會對其進行管理與規制。為減少社會沖突,平臺也會進行自我審查,引導社會議題的討論范圍,確保欄目中不出現違背社會和諧穩定的內容。知識商品交易所引導出的產業本質是互聯網文化產業盈余價值的映現,因而需要防控產權風險。人們在交易知識的同時,也增強了產權保護意識,這是知識變現的基礎前提與發展動力。
2.2.2 經濟維度
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人們的收入不斷上漲,可支配收入越來越高,對更高層級的精神層面的需求增加,通過付費獲取知識的方式應運而生。知乎Live誕生于商業環境,其商業化色彩日漸濃郁,這是資本邏輯驅使下逐利性的直接表現。
由于需要考慮經濟層面的因素,在傳統的知識傳播中,許多較為小眾、零碎的知識很難得到準確的闡釋,也很難獲得專業人士的經驗傳輸與指導。由于互聯網知識儲量的無限性,這些市場被迅速激活并形成難以估量的規模。另外,知乎Live打破了傳統媒體在技術設備上的限制,知識的商品化邊界得以拓展。現代社會在給人們帶來巨大壓力的同時,也帶來了不斷學習、提升自我的動力,而“購買知識”的模式對于現代人來說,可以接受也樂于接受。人們對知識個性化的需求,為知乎Live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3 知乎Live傳播模式的構成要素
2.3.1 傳播主體
在各個領域具有學識或具備系統性認知的專家或者“意見領袖”,是知識付費過程中知識的擁有者和傳播者,這些人申請成為知乎Live的主講人,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盡管Live欄目主講人的認證門檻相對較低,但資格要求仍有不少限制。主講人不僅需要實名認證和繳納保證金,還需提供一定的資質證明。Live欄目會對主講人的資質進行劃分,涵蓋金融、職場、生活、教育等領域,主講人可以通過認證各類相關證書獲得資質。
Live欄目的部分主講人本身帶有一定的粉絲,這些“網紅”主講人或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知名人物開講時,平臺會將其推薦給他們的粉絲,粉絲們對主講人的信任會直接轉化為流量。知乎Live的很多傳播主體本身就有較多的追隨者,有些甚至還是明星人物,如新聞評論員老梁,在開設Live之前就是知名的公眾人物,開講后必然有大量粉絲關注。
推薦閱讀:知識經濟與財務管理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