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思想道德的教育事業關乎我國大學生整體的道德教育,為我國將來政治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影響我國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方向。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思修的論文范文:在當前社會背景下如何看待及應對身邊道德狀況。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有專家指出,中國正處于體制轉型的關鍵時期,但思想觀念的轉型明顯慢于慢于社會經濟的轉型,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下,與之相適應的道德理念卻遲遲沒有確立。而在精神缺失的斷層期,人們極易產生信仰危機,以至于導致道德失范,用對物質利益的極度追求來彌補精神領域的缺乏。道德能影響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所以,提高全民素質,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已經迫在眉睫。
大學生是祖國的人才儲備,是新時代社會發展的主體,大學生的道德水準和道德行為將對中國未來幾十年的社會風氣產生巨大的影響。道德對于增強大學生成才的動力、提高大學生的全面素質、優化大學生的成長環境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
但是許多90后的大學生在高消費、高享受的現代方式刺激下,逐漸形成了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的錯誤價值觀,出現了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消極現象。身處物欲橫流、網絡各種信息井噴的社會氛圍中,部分學生出現了道德缺失、漠視傳統美德的情況。這些因素不僅對大學生個人成長不利,還會干擾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阻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認為我們應該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努力成為勤于學習、甘于奉獻,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時代青年。
當下整體社會從類似“老人摔倒扶不扶”的討論中顯示出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道德缺失使人們的幸福感降低。我認為助人為樂,關愛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待中華民族道德傳統,我們既不能尊崇虛無論,也不能推崇復古論。應該選擇性繼承其中積極、革新、進步的一面。作為醫科生,我們進入社會以后會有更高的專業知識,再涉及生命的問題面前,應該展現作為醫學生的專業素養,以服務社會為主旨。
但是從最近出現的“火車上醫生主動救治孕婦時候受到家屬起訴”這樣的案例,我們應該注意要提升自身的法律修養,學會保護自己。但是不能夠因為個別案例就以偏概全,整體社會對助人為樂的舉動是推崇的,中國正在努力建設把國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個人合法利益的社會主義義義觀。我們不能只計較個人得失,要推己及人,關愛他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無愧于心。我們應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對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產生認知和認同。
在輿論導向方面,現代社會網絡傳播速度快,個別居心過測的無良媒體人惡意報道,扭曲事實為達到吸引關注度的目的。對待這種現象,是媒體職業人的職業道德素質缺失,他要求讀者具有分辨虛假消息的能力,同時冷靜客觀的對待媒體報道。而主流媒體對待傳統美德是肯定和弘揚的。通過醫生的救人之舉,更多人感到的是醫生的道德力量,說明道德通過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在一學期的學習生活中,我發現周圍同學們能積極參與各種志愿活動,從義務導診到雷鋒崗,都是從奉獻自己服務他人的角度出發,體現了大學生的優良素質和高尚品格。我在參加雷鋒崗的過程中,發現雷鋒崗已經形成了完善的服務體系,在雷鋒崗的同學都是主動加入的,她們用熱情夫婦大家,與此同時收獲了他人的尊重。雷鋒崗的主旨就是“學習雷鋒精神為人民服務”,它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廣大師生,主要提供失物招領、遺失報備、物品寄存、分發信件等等服務,真正做到了服務大眾。
雷鋒崗的存在方便了大家,為許多同學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幫助,受到了大家的肯定。同時越來越多的同學不僅僅停留在被服務的角度,而是愿意加入到服務大家的群體中來。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下,雷鋒崗“為人民服務”的口號落到實處并推廣開來,真正被同學肯定。這里的道德是一種精神力量,對社會發展和認得素質的提高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這個學期我還參加了看望某小學的志愿活動。當我們騎自行車到達小學時,已經感到了該地交通極其不便利,校園內面積不大,學生人數少、年齡跨度廣,同時有小學生和中學生。在一下午的志愿活動中,我們志愿者和小學生開展了友誼足球賽,晚上離開前,兩隊的運動員合影留念。小朋友已經和我們產生了友誼。
在這個短暫的下午中我們收獲了快樂,最有意義的是為小朋友們帶去了歡樂和溫暖。尊老愛幼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繼承弘揚傳統美德需要我們每個人身體力行,我們要注重道德踐履,做到言行一致。參加志愿活動符合道德主體要在完善自身中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的倡導。道德規范只有內化為人們的道德修養,轉化為人們的道德實踐,才能成為改變社會風氣的強大力量。
現在的學習生活中,有時出現個別大學生考試作弊的現象。考試作弊違背了誠實守信的品質,一個不能做到誠實守信的人,在關鍵時候是不能為崇高的理想信念做出犧牲。個別學生內心對誠信道德是認同的,但涉及到個人利益時就放松自我要求,與知行背離。這樣的人學術上無法取得高的成就,道德上也不能有所建樹。我認為大學生應吧誠實守信作為高尚的人生追求、立身處世的根本準則。
在當代社會下,雖然有學校、社會、家庭、自身等各方面的影響可能導致少數大學生道德缺失,但是我們應該有時代責任感,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大學生既是道德建設成果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道德建設的參與者。在求學求知的道路上,時刻牢記以德為先,努力樹立時代新風。
思修的論文范文篇2
淺析當代大學生的道德品質
內容摘要:大學生,作為國家新生力量的代表,如何平衡理想與現實、權利與義務、個人與集體、競爭與合作、自由與紀律、友誼與愛情、學習與工作等的關系尤為重要。本文將簡要介紹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現狀并對其發展前景做出分析。
關鍵詞:道德修養 世界觀 人生觀 價值觀 思索 發展 ? 內容:
當代大學生的道德品質現狀
自誕生起,幾千年來,中華民族自古即是禮儀之邦、文明古國,道德,隨著人類的進化史發展了幾千年,有了越來越深刻的內涵。道德品質,亦稱品德或德行,它是一定社會或一定階段的道德原則、規范在個人身上的體現和凝結,是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關系等一系列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特征和傾向。積極、健康、向上是我國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主流,但隨著經濟體制的變革、社會結構的變動、利益格局的變遷、思想觀念的變化,當代大學生的道德品質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隱患。
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21世紀,當代大學生中涌現出了大批思想道德建設的楷模。
2009年10月24日,長江大學三位年僅19歲的大學生,在荊州寶塔河江段江灘上,用生命演繹了一幕舍身忘己的悲壯傳奇。當日下午,兩名正在江灘玩耍的小男孩不慎滑入江中,正在附近游玩的長江大學十余名學子奮不顧身地跳進江水中對兩名男孩施救,最終,兩名男孩脫離了危險,而陳及時、何東旭、方釗三位同學卻永遠地消失在了湍急的江水中。事發之后,無數大學生與市民來到江邊,對小英雄表達了深切的敬畏與緬懷。國家教育部授予長江大學徐彬程等15位舍己救人大學生“全國見義勇為舍己救人大學生英雄集體”榮譽稱號,追授陳及時、何東旭、方釗同學“全國舍己救人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
如果道德品質的高尚一定要用生命去證明,那么我們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但并非只有付出生命代價來證明的高尚才值得贊揚。近年來,被評為我國道德模范先進個人的大學生有增無減,河南中醫學院王一碩同學被評為“全國誠實守信模范”,成都紡織高等??茖W校的曹于亞、浙江林學院的劉霆、甘肅平涼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張曉等同學先后被授予“全國孝老愛親模范”。更有苦難中堅強書寫人生傳奇的洪戰輝、義務投身大山深處的支教大學生徐本禹、背著盲人媽媽上大學的劉艷芳同學,他們用自己高貴的品質,感動了十三億中國人。近年來,畢業后不怕苦、不怕累,積極投身我國基層建設的大學生屢見不鮮,國防生、鄉村教師、志愿者、村官,大學生們把自己最寶貴的青春與智慧,交給了他們最愛的祖國和人民。
但是,高尚的另一端,丑陋并不可被忽視。他們猶如雪原上的困獸,沖撞著我們每一個善良的人的心臟。2010年,駕車撞人后大言不慚的李剛之子、為情所困殘忍殺害同窗的李博、撞人后殺人滅口的藥家鑫,作為當代大學生道德建設的反面教材,更需要引起我們每一個人的反思。
這些案例反映了我國當代大學生道德品質優劣并存的現狀,我們無法用單一的尺度評價概括我國當代大學生現今的道德水準。這符合大多數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的規律,我們應該公平、公正地用辯證與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我國當代大學生的道德品質。
當代大學生道德品質發展前景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肩負著人民的重托、歷史的重任。大學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大學生的道德品質,1
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精神風貌,擁有健康積極的道德品質于每一位大學生十分必要?;谖覈敶髮W生的道德品質魚龍混雜的現狀,總體來說,我國當代大學生的道德水準仍有待提高。
大學生作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必須要樹立良好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不同的價值觀造就不同的人生。人類是生活的人,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亦可以稱之為生命的品質。人最寶貴的兩樣東西,一是生命,二是靈魂。老天給了每個人一條命,一顆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既是圓滿。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持生命的單純,珍惜平凡的生活,把心安頓好,就是要積累靈魂的財富,注重內在的生活。平凡的生活體現了生命的自然品質,內在生活體現了生命的精神品質。
生命的精神品質,在一大部分程度上由人的道德品質呈現。
也許我們可以不拘小節,但我們必須明辨大是大非。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繼承愛國傳統、弘揚民族精神,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增強法律意識、弘揚法律精神是每一位大學生必須樹立的信仰。然而只有信仰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把信仰化為行動,才能從本質上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修養。高尚只是一個簡單的詞匯,然而要想將之化為現實,不僅需要我們在成長中不斷地完善自我,更需要多年如一日地堅持。由善入惡易,由惡入善難,只有將善良進行到底,才能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稱之為真正的高貴,從而當之無愧地得到他人的尊重。
今天,我國大學生道德修養的加強不容忽視,道德品質的錘煉刻不容緩。
現今,大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越來越被重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成為每位大學生的必修課,從法律的角度加強每一位大學生的道德修養,同時,全國各地紛紛展開大學生道德模范認定,各種鼓勵措施激勵著每一位大學生積極主動地提升自身道德品質。各項措施共同作用使得我國大學生道德品質建設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我們并不能因此止步不前,道德品質的建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高貴永無止盡,我們需要不斷完善自我,努力攀登一個又一個道德高峰。
人類精神始終在追求某種永恒的價值,這種追求已經形成一種持久的精神事業和傳統。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自身道德品質的提高是我們永遠不能放棄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