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思政課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手段,積極創新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豐富思政課教學方式,拓展思政課教學內容,使思政課教學更具時代感、親和力和實效性。文章分析高職院校開展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必要性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優勢與問題,對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教學模式
隨著互聯網技術及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模式的改革逐漸受到社會和教育教學工作者關注。尤其是2020年疫情期間,各高職院校通過“互聯網+”網絡教育模式開展的思政教學活動,更是讓教育工作者體會到在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手段,積極創新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豐富思政課教學方式,拓展思政課教學內容,使思政課教學更具時代感、親和力和實效性。
一、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必要性
1.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40億,手機網民規模達9.32億,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占比達19.9 %。20-29歲年齡段的學生不僅是高校教育的對象,也是伴隨著我國互聯網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一代,所以他們對網絡有著特殊的感情和依賴,可以說網絡已深深融入他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因此,高職院校思政課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2.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
傳統的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存在一系列問題,如課堂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教學氛圍沉悶、教學內容缺乏吸引力等,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無法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因此,對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進行改革,不斷提升其時代感、親和力和實效性,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課題。
3.學生成長成才的必然選擇
互聯網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了深遠影響,使大學生的思想日趨多元化,視野更加開闊,學習和生活方式更加多元便捷且呈現出個性化特征。傳統的思政課堂教學雖然能夠實現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的完整性、統一性,但無法打破時空限制滿足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需求,無法為學生提供適合其興趣、愛好、專業等個性化需求的學習內容。所以,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成才,高職院校開展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就成為必然選擇。
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優勢與問題
1.線上教學的優勢
(1)提升教學效果。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能將線上教學平臺和線下課堂教學有機銜接起來。思政課教師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在課堂教學之前發布一些學習資料和測試題要求學生提前進行線上自學,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提前了解教學內容進而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測試環節掌握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疑難問題,進而篩選出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答疑解惑和強化的重難點問題。這樣既能保證以學生為中心,又能兼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方便學生反復觀看學習,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上傳錄播好的教學視頻。對于學習中的疑難問題,教師則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直播,為學生答疑解惑。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讓學生進行在線答題,了解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掌握情況及知識薄弱環節,以便及時進行教學強化,提升教學效果。
(2)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當代大學生更喜歡通過在線方式進行閱讀、交流和學習。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可以解決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枯燥、教師講得多、學生參與少而導致的課堂沉悶和學生潛能未被激發的問題,還可以發揮互聯網優勢,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隨時隨地享受學習的樂趣,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實現個性化教學。在互聯網技術支持下,思政課教師可以先通過獲取學生上網瀏覽的記錄和信息發布狀態掌握學生的興趣愛好、思想狀況、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等,再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來了解學生的特點,然后從教學環節、教學內容和教學檢查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學及檢測。這樣,學生就能從思政課教學中收獲良多。
2.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不僅能發揮傳統課堂教學優勢,而且能發揮網絡教學平臺的優勢,提升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但是如果教師不能很好地將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融合起來,就會出現如下一些問題。
(1)缺乏有效監督,線上教學成效不明顯。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基礎偏弱且缺乏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自我約束能力不強,較難獨立通過網絡完成學習任務。尤其是在家里上網課時,一部分學生不認真聽課,甚至請人代其上課,不交作業,也不積極參與主題討論,教師難以對他們進行有效監督,教學成效不明顯。
(2)弱化教師主導地位,不利于立德樹人?;旌鲜浇虒W更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線自主學習的時間較長,教師的課堂教學時間被大大縮減,這使得教師的教學主導地位被弱化。思政課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理論知識,更要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使其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就要求教師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學生,用高尚的情操塑造學生,用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從而幫助學生成長、成才。但是線上教學減少了師生面對面交流學習的時間,容易弱化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和崇敬感,教師很難通過情感交流和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塑造學生,不利于立德樹人任務的完成。
(3)缺乏完整統一性,教學評價不全面。線上教學以學生自學為主,線下教學以教師講解為主,這兩部分如果銜接不好、融合不深,就容易破壞教學的完整性和統一性,并加大教師教學效果評價的難度,影響對學生教學評價的全面性和準確性。在傳統的思政課堂上,教師既可以通過學生上課的表現和學習氛圍掌握本節課的教學效果,還可以通過對學生的抬頭率、課堂討論情況、出勤情況、作業完成情況及實踐課活動情況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但在混合式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既缺乏有效監督,又難以獲取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